誠然OLED屏幕將會更適應未來手機的發展需求,但是在當前雙方各自有著明顯缺點的情況下,OLED一定完勝LCD嗎?屏幕的選擇更需要我們從實際需求出發。
首先我們明確一個概念,什么是LCD,什么又是OLED,市面上常見的這兩款屏幕到底是什么。
皮影戲的LCD與真人唱戲的OLED你究竟愛那個
LCD和OLED是目前主流的兩大屏幕材質,你看到的所有手機幾乎都是采用了這兩種材質其中的一種。而什么TFT、IPS、AMOLED、PMOLED一類的屏幕則是基于這兩種材質的增強技術,選購的時候只要記住這點,就可以避免被復雜的屏幕分類給“炸暈”。
沒錯,明白人!OLED用的是有機自發光材料,沒辦法,有...三星手機里有色彩調節,有AMOLED照片...沒錯,還是有明白人。被忽悠的不少,而那些...oled就是好,用了3臺oled的,都沒...我手機是可以調藍光的,我都把屏幕搞黃你這是在為努比亞X背書嗎?然而事實,努比...正解,過度品而已,說白了還不是因為OLE...dpi高了,像素什么的不成問題micro led要普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反正我自從用了oled屏后,回不去lcd...個人還是覺得LCD的屏幕看起來舒服一點。...我都吃泡面了,你和我說健康?我都用屏幕了...如果LCD能做到比OLED更輕薄的話,那...不能完全說誰完勝誰,因為各有各的優點各有...OLED的優勢就在于輕薄,別的都是缺點,...OLED更薄,而現在手機大多是曲面屏,L...OLED 屏幕清晰度高,但也是這個原因,...LCD的技術足夠成熟,成本相對低一點,比...只要看是不是三星屏幕就可以了你想多了!廠家各種理由稱贊led都是王婆...RGB同志oled 傷眼啊高端手機都是用oled屏,原來就是為了坑...我特么頭一次知道紅色英文叫rad買手機別再只看包裝了,別在看充電器了,別...這標題,我都會寫調色這個已經不是問題了,主要是oled體...OLED就是毛病多,我也這么想 等到蘋果推廣micro le...
其實現在大部分的手機屏幕都是采用了不同的技術來增強屏幕效果,但是陌生的名詞往往會讓用戶混淆。所以在這里,讓我們先回到LCD與OLED本身,回到手機屏幕上來。
話說這LCD屏幕的構造啊,也沒什么了不起,也就是在兩片“玻璃”中間夾了個液晶層,下基板放置了薄膜晶體管,上基板還有彩色濾光層,中間的液晶層在電壓的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的光特性,最后投射的時候又經過彩色濾光層產生不同的顏色。
而OLED(發光二極管)則是有著自發光的特性,有一層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圖層,當電流通過的時候,這些發光二極管就可以單獨實現發光。
圖片來自中國OLED網
圖片來自中國OLED網
你們這樣簡單理解,LCD就像是看皮影戲,“光源”也就是演員都是在幕后,隔著一層皮膜,而OLED就是直接演戲,演員都可以直接親眼看見。
而LCD的光源是固定的,而且不能實現單獨發光,如果要顯示黑色的,液晶是不能完全遮擋住光源的,視覺上會顯得泛白。
這么說,OLED是要比LCD要好嗎?這可不是,OLED屏幕雖然色彩非常出眾,但是在屏閃方面和像素表現上卻是有著不小的缺點。
其實這個鍋還得要從它的像素排列說起,畢竟屏幕的畫面都是由一個一個像素組成的,它們不同的排列方式就由不同的效果。
那么這些廠商都有哪些不同像素排列方式呢?
像素連連看像素排列分類眾多
之前也說過了,我們手機上的畫面都是由一個個像素構成的,而一個像素又是由三個子像素(RGB)進行組合的,通過不同亮度來構成不同的顏色。
RGB中R代表紅色(Red)G代表綠色(Green)和B藍色(Blue),這三種顏色任意組合,即可構成我們日常所見的所有顏色。
而RGB各自有256級亮度(從0到255),我們也稱之為灰度值,手機中的灰色就是低亮度的白色,只不過在更亮的白色襯托下看起來是灰色的。
有朋友們就要問了,既然LCD屏幕和OLED屏幕都由RGB三種顏色像素構成,唯獨OLED像素的排列方式分為好幾種呢?
這是因為OLED需要每個像素自行發光,而不同顏色像素點由于材質不同,發光壽命也不同,其中藍色像素點的壽命最短。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幾年前我們經常聽說使用OLED的手機出現燒屏,屏幕發紅等問題的原因。
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廠商將單個藍色像素的面積增大,從而提升藍色像素的壽命,同時為了讓不同像素點的壽命趨于平均,也會縮減某些像素點的面積。
而我們常見的OLED像素排列一般有Pentile排列(簡稱P排)、鉆石排列,雖然樣式有所差異,但它們都只有兩個像素點,需要借助臨近像素點才能正常成像。
下面密集恐懼癥慎入:
左為Pentile排列(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右為鉆石排列
左為Delta排列 右為BOE屏幕排列
雖然以上這些排列方式像素排列風格不盡相同,但是大部分方案都著重照顧了紅色和藍色這兩種發光時間長但卻壽命相對短的像素點。
而在綠色像素點的處理上,廠商有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有的廠商通過放大綠色像素點提高屏幕整體的亮度,而有的廠商通過將綠色像素點拆分,提高像素點的密度,讓屏幕觀感更加細膩。
從目前使用的效果來說,三星的Super AMOLED還是顯示效果是其中最好的,這與其采用的均勻的鉆石排列有相當大的關系,這種排列方式類似傳統的RGB像素排列,在字體邊緣有著更銳利的顯示效果。
但是這種借助鄰近像素的方法也會為字體帶來彩邊鋸齒問題:
鉆石像素排列與Delta排列
采用RGB排列的LCD屏幕
這種情況在字體邊緣特別常見,因為這種排列方式一直需要借助鄰近像素才能成像,所以它將邊緣處原本應該熄滅的子像素重新進行了點亮。
雖然這樣做能夠保持成像,但我們卻不能看見純粹的邊緣細節,反倒是出現了彩邊和鋸齒的情況。對比RGB的排列方式,這樣的成像效果無疑要粗糙許多。
RGB排列
而RGB排列三個子像素都能得到充分展示,畫面顯示效果自然比較清晰,十分細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完美無缺,拖影現象,相對平淡的色彩,相應速度慢也都長期為人詬病。
除開這種常見的排列方式,它還有著不同的變種樣式:
RGBW就是在RGBG(標準排列上多了綠色像素)的基礎上替換綠色像素為白色像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帶來亮度的提升,但是相應的色彩表現要削弱不少。
比如說LG的G7在采用了RGBW排列之后,已經將手機峰值亮度提高到了1000尼特(1nit=1cd/m2),號稱市面“最亮”,由此可見RGBW排列的強光實力。
總體來說,LCD與OLED雖然因為廠商不同而顯得技術繁雜,但根本屬性都并沒有變化:
LCD:RGB像素排列,可以保證子像素全面展示,成像畫面自然。
OLED:兩種像素需要借助鄰近像素才能成像,成像畫面存在彩邊鋸齒。
相信讀到這里已經有不少用戶已經迷糊了,沒想到OLED屏幕與LCD屏幕中間還有這么多門道。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我們沒有專業的設備,也沒有超人的“寫輪眼”來進行觀察。
所以,我們還是要回歸使用體驗,畢竟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樣的屏幕才最適合自己。
寫在最后的話
從OLED屏幕的角度來講,你能夠獲得更加鮮艷的色彩效果,更薄的屏幕效果、更快的相應速度。
但是你也得忍受“燒屏”問題,這是因為OLED子像素能夠自發光的特性,但是你沒法保證每個子像素都能保持同樣的發光效果,所以發光不均導致子像素壽命不等。
以息屏展示為例,你可以發現手機的圖案在不停發生變化,這就是為了避免單個子像素工作時間過長。
你還得忍受“屏閃”現象,因為OLED常常采用PWM調光,以快速開關屏幕光源的方式進行調光,雖然人眼察覺不到,但是在慢動作下,它的屏幕是在以固定的頻率進行閃爍,低頻尤其有害。
關鍵詞: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