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分析法是一種用來評價公司贏利能力和股東權益回報水平,從財務角度評價企業績效的一種經典方法。這種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國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其基本思想是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逐級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乘積,這樣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較企業經營業績。
杜邦分析法說明凈資產收益率受三類因素影響:
- 營運效率,用利潤率衡量;
- 資產使用效率,用資產周轉率衡量;
- 財務杠桿,用權益乘數衡量。
凈資產收益率=利潤率(利潤/銷售收入)*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資產)*權益乘數(資產/權益)
杜邦分析法-原理
利用各個主要財務比率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來綜合分析企業財務狀況。
以權益報酬率為核心,層層分解,直至各項資產、收入、費用。
權益報酬率=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銷售利潤率的進一步分解
稅后凈利潤=銷售收入-成本費用總額
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成本+期間費用+稅金+其他支出
稅金=銷售稅金+所得稅
其他支出=營業外收支凈額-投資收益-其他業務利潤
總資產=流動資產+長期資產
流動資產=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應收及預付款+存貨+其他流動資產
長期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及其他資產
將凈資產收益率分解為三部分進行分析的方式名稱: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和財務杠桿。這種方式也被稱作“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作用:
杜邦分析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的財務指標,通過財務指標的內在聯系,系統、綜合的分析企業的盈利水平,具體很鮮明的層次結構,是典型的利用財務指標之間的關系對企業財務進行綜合分析的方法。
杜邦分析法有助于企業管理層更加清晰地看到權益資本收益率的決定因素,以及銷售凈利潤率與總資產周轉率、債務比率之間的相互關聯關系,給管理層提供了一張明晰的考察公司資產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東投資回報的路線圖。
從企業績效評價的角度來看,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實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實際運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須結合企業的其他信息加以分析。主要表現在:
1、對短期財務結果過分重視,有可能助長公司管理層的短期行為,忽略企業長期的價值創造。
2、財務指標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衡量工業時代的企業能夠滿足要求。但在目前的信息時代,顧客、供應商、雇員、技術創新等因素對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越來越大,而杜邦分析法在這些方面是無能為力的。
3、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的無形知識資產對提高企業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杜邦分析法卻不能解決無形資產的估值問題
關鍵詞: 杜邦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