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稱,要求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和安全保障,充分發揮5G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強5G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強化5G網絡數據安全保護,培育5G網絡安全產業生態。
《通知》要求,圍繞5G各類典型技術和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典型應用場景,健全完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與標準規范。建立5G典型場景數據安全風險動態評估評測機制,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合理劃分網絡運營商、行業服務提供商等各方數據安全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責任,明確5G環境下數據安全基線要求,加強監督執法。推動數據安全合規性評估認證,構建完善技術保障體系,切實提升5G數據安全保護水平。
《通知》還要求,加強5G網絡安全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強化安全服務供給。大力推進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建設和試點示范,加快培育5G安全產業鏈關鍵環節領軍企業,促進產業上下游中小企業發展,形成關鍵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一體化保障能力。積極創新5G安全治理模式,推動建設多主體參與、多部門聯動、多行業協同的安全治理機制。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8.4萬部,同比下降56.0%,其中4G手機396.0萬部,5G手機238.0萬部。
中國手機市場急需5G拉動增長。通知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通過套餐升級優惠、信用購機等舉措,促進5G終端消費,加快用戶向5G遷移。
日前,三大運營商均公布了2020年5G投資計劃。據統計,2020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預算合計為3348億元,較2019年增長11.64%。其中,5G資本開支預算大幅增長,三大運營商2020年5G開支預算合計為1803億元,較2019年的412億元增長337.62%。
具體來看,根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數據,2020年5G開支預算合計為1803億元,同比增長337.62%。其中,中國移動5G開支預算為1000億元,開支規模最大,同比增長316.67%;中國電信5G開支預算為453億元,同比增長387.10%,同比增速最快;中國聯通5G開支預算為350億元,同比增長337.62%。從5G開支占比來看,三大運營商5G投資金額占總預算比例均超過50%。
天風證券認為,5G產業鏈未來仍有較多催化劑,運營商招投標、各地5G建設規劃等有望持續落地,同時產業鏈進入業績兌現期后季度業績有望持續改善、估值快速消化。運營商和設備商年底進行規模集采,后續產業鏈進入業績兌現階段。
具體投資機會方面,天風證券指出,隨著5G商用牌照落地,2019年5G規模建設正式拉開帷幕,2020年有望進入規模建設周期,對產業鏈各環節形成全面拉動。
1)重點關注設備商:中興通訊、烽火通信;
其他產業鏈受益環節建議關注:
2)上游射頻器件及材料:世嘉科技、滬電股份(PCB龍頭,天風電子團隊聯合覆蓋)、生益科技、通宇通訊(A股天線龍頭)、碩貝德、京信通信、武漢凡谷、摩比發展等;
3)通信基礎設施及支撐系統:天源迪科、中國鐵塔、華體科技、中國通信服務、三維通信、佳力圖、英維克等;
4)光模塊:中際旭創(數通光模塊龍頭,切入5G市場)、天孚通信(上游器件龍頭)、劍橋科技(收購全球領先光模塊廠商)、光迅科技(光模塊/器件龍頭,高端芯片有望突破)、博創科技、新易盛、太辰光等;
5)5G應用:億聯網絡(高清視頻會議)、夢網集團(富媒體營銷)、網宿科技(邊緣計算網絡)、移為通信(物聯網終端)、廣和通(物聯網模組)、拓邦股份(物聯網傳感器)、高新興(物聯網模組及V2X解決方案)等;
6)光纖光纜:中天科技、亨通光電、通鼎互聯、長飛光纖。
國信證券預計2020年5G建設大規模啟動、2021-2023年進入高峰,2024-2025年逐漸成熟。國信證券建議關注細分領域龍頭股:中興通訊、中國鐵塔、PCB公司、意華股份、烽火通信、中際旭創、華工科技、博創科技、麥捷科技、武漢凡谷、大富科技、亨通光電、長飛光纖、中天科技、京信通信、共進股份等。
東莞證券指出,5G是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推動5G網絡建設已提升到國家層面。在相關資本開支公布后,將有望加快5G建設推進速度。隨著5G網絡不斷完善,下游應用也將有望迎來爆發。可關注通信設備商及其供應商,如中興通訊、烽火通信、世嘉科技、武漢凡谷、通宇通信等。光模塊廠商,如光迅科技、華工科技、中際旭創等。IDC,如光環新網、寶信軟件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