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消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今天給出的報告顯示,蘋果最快會在2021年推出配備屏下指紋版本的iPhone手機,而之前他們一直都在測試屏下指紋技術。
郭明錤指出,蘋果希望通過Face ID(人臉識別)與屏下指紋技術是互補,兩者并非競爭相互取代的關系,多重生物識別可望強化安全,而屏下指紋可在特定情境下提供更方便的認證。
此外,蘋果還有望未來在Apple Watch產品線中導入生物識別功能,就技術而言,屏下指紋的概率也較Face ID高。
在這之前,郭明錤還在報告中提到,今年蘋果要發(fā)布的三款新iPhone手機都不會支持5G網絡,支持5G網絡的iPhone明年才會發(fā)布,而且是全系支持,主要是收購英特爾基帶業(yè)務,加速了蘋果5G手機的發(fā)展。
始終沒放棄屏下指紋
蘋果擁有指紋工廠,在屏下指紋技術上,他們一直沒有放棄。早在2017年發(fā)布iPhone X前,蘋果就申請了相關的屏下指紋專利,即把Touch ID實體Home鍵給移除,而屏幕中集成針孔大小的傳感器,以此來實現(xiàn)屏下指紋的功能,不過蘋果這個專利更特別的是,在屏幕區(qū)域集成了足夠多的針孔大小傳感器,以便確保用戶能夠按壓屏幕任何一個區(qū)域都可以直接解鎖。
前不久,產業(yè)鏈也給出消息稱,蘋果正在跟高通接洽,并測試了后者的屏下指紋技術,為接下來iPhone使用屏下指紋做準備。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屏下指紋技術已經發(fā)展成熟,用戶也接受了這個技術(識別更方便,使用場景更廣泛。),這也是蘋果想要推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iPhone未來要去掉劉海兒
換上屏下指紋對iPhone意味著什么?讓生物識別技術多樣性的同時,蘋果還可以通過這個技術,去掉iPhone現(xiàn)在的劉海兒。從iPhone X開始,蘋果劉海全面屏已經用了幾年(今年9月發(fā)布的新iPhone基本還會是這個外形),用戶對于這個ID設計已經疲倦,所以他們也急需在外形上進行改變,為用戶帶來新鮮感,從而刺激iPhone的銷量。
最關鍵的一點,屏下指紋的成本要比Face ID更占優(yōu)勢(使用的廠商多,攤薄了相關零部件成本),而一些中高端機型使用后,售價(成本)能夠更好的控制,同時體驗上還能夠跟更高端的iPhone錯開,不至于形成自家產品內耗嚴重的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