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及蘋果出貨量超越華為奪得全球第二重回頂峰,是因為前不久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出局超過了蘋果。上個月,Gartner的最新數據中,以整個2018年第二季度為統計周期,華為首次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供應商,蘋果則退居全球第三位。
“未來兩三年內,華為要實現超越蘋果、三星的小目標。”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此前常掛嘴邊的一句話。
但是,蘋果全球第二的板凳能坐熱嗎?我們從多個維度來分析:
首先就蘋果自身角度來分析,蘋果手機在智能手機行業里的創新表現力不足使得其開始從主動角色到從動角色的角色轉換,加上蘋果的倔強(以劉海屏為例,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必須是一套老方案用到廢),就直接導致了其在消費市場表現張力不足。以蘋果十周年發布會為例,iPhone X不是沒有驚艷之處,只是被驚艷得不那么明顯,而iPhone X最終的出貨量也低出預期而不得不減少訂單量。
另一方面,最近這幾屆iPhone起售價不斷走高,堪稱奢侈品的產品定價無形之中疏遠了一部分消費者。因為這個原因蘋果或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付出代價——媒體稱蘋果正在疏遠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
而蘋果手機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的表現如何呢?
與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的增長乏力態勢趨同,根據Counterpoint給出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率整體上呈現低迷狀態。較2017年上半年而言,蘋果手機的市場增長率更是實現了4%的負增長。2018年下半年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三款手機同樣的高定價,或許不是針對一般消費群體,也許是在篩選客群,那么蘋果看中的也就不是出貨量了。這樣來思考,就想得通蘋果出貨量方面會被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