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中國互聯網聯席主管劉源和瑞銀亞太區半導體行業分析師呂家璈7日在第19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表示,雖然中國最初在許多領域落后于其他全球領先國家,但得益于快速的數據增長,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已在某些領域躍居領先行列,同時在眾多其他領域迅速躋身領先的有力競爭者之列。
在“新技術創未來”為主題的圓桌討論中,演講嘉賓、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博士表示:“中國的創業環境是“贏家通吃”——創業如同角斗士的比拼一般只有一個贏家。創業者必須創新,必須獲勝。只有勝利才能贏取一片疆域。
“數據是人工智能的燃料。中國市場規模龐大,監管環境較為寬松,使中國在數據收集和使用方面比美國和歐洲更有優勢,瑞銀亞太區半導體行業分析師呂家璈表示。
“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在中國以外市場,數據的搜集和使用是否受到更大程度的監管或限制(中國公眾共享數據的意愿比美國高1.3倍左右、比德國高3倍左右);第二,市場開放的程度——尤其是使能技術、元件和代碼能否實現自由貿易(過去一年中,與中國相關的科技/人工智能領域跨境并購幾乎陷入停頓),”瑞銀中國互聯網聯席主管劉源補充道。
劉源表示:“未來的發展將取決于美國的監管環境、關鍵技術的進出口速度以及中國國內市場硬件/軟件的創新步伐。”
“在行業層面,人工智能對非科技行業的影響不如對科技公司的影響那么明顯。科技行業通常呈現“贏家通吃”的局面,而中國的許多非科技行業較為分散,人工智能很可能帶來規模經濟效應,引發行業的整合和顛覆,呂家璈表示。
本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將持續到1月11日。與會代表包括1800家機構投資者以及230家專注于中國市場的公司代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