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化集成建筑,是指將模塊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為完整建筑的新型建造方式。近日,煙臺萊山濱海健康驛站項目首批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塊化集成建筑)模塊單元如期完成了設計、生產、運輸,成功交付現場。
項目位于煙臺市萊山區觀海路東側,規劃建造2棟20層、77.8米的鋼結構模塊化建筑。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1.7萬平方米,共設有1044個房間,是目前國內最高的鋼結構MiC模塊化建筑之一,也是山東省首個具備防疫功能的高品質模塊化酒店公寓及孵化辦公綜合體。
該項目在建造前期,就綜合考慮了體量與技術難度,按常規投入與施工工藝工序測算,傳統建造需要3年工期,而通過采用目前建筑工業化程度最高的裝配式4.0時代核心技術——MiC技術建造,預計在14個月左右即可完成建設。
作為高度預制化的建筑形式,MiC建造過程具有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一體化裝修、全自動化生產線五大特點,在建造速度、安裝精度方面提供了更快、更好、更環保的建筑解決方案,可應用于商品住宅、安置房、公寓、酒店、學校、醫院、電梯等多種建筑場景。
注重綠色環保亦是煙臺萊山濱海健康驛站項目的突出特色。MiC建造技術可以大大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將為傳統建筑升級改造提供很好的范本。具體來說,項目憑借中建海龍科技MiC技術,在建造過程中可有效減少80%的施工垃圾、約700噸的固體廢棄物以及20%的材料耗損。
在科技創新方面,該項目運用中建海龍科技自主研發的新型模塊化建筑灌漿連接節點技術,實現了MiC模塊單元之間的鋼性連接,突破了過去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因連接節點問題導致的高層建造技術瓶頸,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標志性項目及模塊化建筑技術示范項目。
進入新時代,以綠色建造、智慧建造以及工業化建造為主的新型建造方式代表著中國建造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國建造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建海龍科技將始終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作為職責使命,通過MiC快速建造模式的推廣應用,助力中國建筑業的提檔升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