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深圳市政協舉行科技界別協商會議,政協委員以“推動鵬城自進化智能體建設”為主題開展建言獻策。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兩年提及建設鵬城自進化智能體,即以數據為基礎,以場景應用為導向,通過數據、算法、算力、應用的協同閉環,使城市具備自學習、自進化的能力,構建數字孿生、 持續進化的數字城市智能協同發展體系。政協委員在調研中了解到,當前大部分城市的智慧城市規劃仍停留在信息化和智能感知階段,目前各界對這一新理念和新方向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推進也缺乏有力抓手。
政協委員陳寧認為,如何發揮應用數據、系統集成方面的優勢,是推動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面臨的問題。車路協同是自進化城市智能體1.0版本,就是把一個城市、整體的環境以及環境里無人駕駛的車輛當作是一臺整體系統化的群體智能的機器,一臺人工智能的機器,通過無人駕駛汽車和環境的交互,應用過程中的數據不斷的推動技術的進步和迭代。“把一座城市當作一臺人工智能的機器,通過交通、醫療、教育各領域的應用反哺智能技術的迭代,推動這座城市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自學習、自進化,這是自進化城市智能體背后的初步大邏輯。”
“未來的機器人會跟我們的生活環境有著機路協同,這將是鵬城自進化智能體的2.0版本。展望三到五年之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在我們身邊,可能十年以后每個人有三臺機器人,家庭里有家庭服務機器人,辦公環境有工作的機器人,道路上還有無人駕駛汽車,甚至低空飛行的無人駕駛載人無人機等。”陳寧說。
“教育一直是深圳最大的民生投入之一,也是市民最關心的領域之一,智慧教育可以提供大量技術轉化的場景。”政協委員黃鼎隆認為,教育裝備在全國來講是很大的產業,以前教育裝備對技術的要求還不那么高,現在教育領域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量的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場景正在出現。深圳可以發揮自己的科技優勢,在智慧教育各種新場景中做技術的轉化,做大做強智慧教育產業集群,為深圳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夏俊委員認為,充分利用鵬城自進化智能體建設的契機,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推動深圳芯片產業發展。“大企業如果只用國外的芯片,不給國內的芯片企業機會,國內芯片產業怎么能成長起來,怎么能迭代和不斷發展?”為此呼吁國內的企業帶頭使用國內的芯片和軟件,給他們成長的機會。
“建議以行業智能體為抓手,豐富鵬城自進化智能體場景方案。”居學成、孫湧、潘昊、張曉春等政協委員建議,政府單位和國企牽頭開放更多行業和場景作為鵬城自進化智能體建設試點,通過建設行業智能體,為鵬城自進化智能體建設探路;建議建設“行業超腦”,面對各行業應用需求打造算 法訓練服務平臺,實現智慧化能力的統一建設、統一調度。此外還建議,簡化鵬城自進化智能體相關投資信息化項目立項審批流程,縮短審批周期,加強立項指導。
會上,市教育局、市國資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回應了委員發言及建議。(彭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