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創概念自2016年興起,黨政、金融等領域早在2013-2014年開始布局,而金融信創卻姍姍來遲。相形于信創試點期的探索與試錯,金融信創爆發得略顯突然,這背后其實是源于兩個因素的成熟。
一、信創市場終于成熟到“落地金融圈”
如果說單一領域的技術突破是河流,信創毫無疑問是汪洋大海。作為一個需求與供應能夠自反哺形成閉環的生態,信創是縮短科技發展周期以及國內外科技差距的一劑良方。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資本上的資源傾斜,造就了信創肥沃的土壤;政府機構在探索期的大力跟進,也為信創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不僅僅是政府機構數字化的成功,也在更宏觀層面上驗證了信創技術、市場、供應配套等方面的可行性。
信創形勢一片大好,在各行各業的落地速度卻不同。自2016年信創概念提出以來,政府機構云集景從,在2013-2014年,黨政機關緊鑼密鼓地開啟布局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相比之下,關乎國內經濟命脈的金融界,卻一直到2020年才紛紛加速IT建設,將信創產品作為首選迭代產品。僅在2020年全年,金融界的領軍力量——銀行的IT投資市場規模,迎來了同比43.64%的增長速度。
政府機構進行國產信創升級,兩項優勢讓其一騎絕塵:冠絕于各行各業的響應執行力,以及相對簡單的應用場景。2016-2019年被稱為信創試點期,在黨政領域,初期預計引入試點終端20萬臺。該領域支撐信創的力度,可謂空前。
過熱的信創市場,也難免讓下游企業“花了眼”,如何應用信創賦能自身產業,信創產品是否用得好、用得放心,是試點期過去之前就必須解決的問題。經過市場前期的篩選,一批經受住市場考驗的玩家,在技術自主可控、產品創新、配套服務等多個貫穿信創服務周期的要素上實現了突破,為后續整個信創生態的大河掘好了河床。
成功的經驗、已經形成產銷循環的市場、規范的供應體系,都是信創試點期留下的寶貴財富。金融信創于此時崛起,也就不足為奇了。
金融信創盡管啟動較早,卻受制于業務成長以及供應鏈限制。一方面,金融機構是需求驅動產業升級,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進行數字化迭代,缺乏信創這樣的大方向。
另一方面,走信創路線極度依賴統一的決策和采購體系。因此,金融信創普遍率先發生在大型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得益于黨政機構信創數字化升級的成功經驗,以及對市場積極的反哺作用,金融市場的信創阻力小了很多,需求與市場形成合圍,故而2020年進入信創推廣期后,信創實現了在金融領域多點開花。
在試點期,由黨政領域自上而下的推動下,信創走上正軌,并逐漸達成落地金融領域的市場環境,這是金融此時殺入信創戰場的第一個條件——市場因素。
二、大數據基礎設施趨于成熟推動金融信創
金融信創大規模落地的第二個條件,是中層基礎軟件對基礎層硬件的產業鏈整合發生。
由于信創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涵蓋從底層硬件、中間層基礎軟件、上層核心應用軟件,以及在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網絡安全、云平臺、終端外設等環節,其各環節發展的步調也先后有別。
信創大潮早期,基礎硬件起步較快,但由于缺乏足夠的市場數據,無法統一范式和標準。
市場的逐漸成熟,也逐漸將底層硬件各立山頭的局面進行統合,諸如超融合數據庫等技術共識的出現,標志著業界正在脫離底層硬件的內卷,轉而以統籌的視角,去觀察、分析以及挖掘底層硬件的數據價值。無論對于下游企業,還是對數字服務提供商而言,主要任務已經從產品的市場占有轉向市場兼并,“兼容性”“消除數據孤島”成為了時下業界共同探索的問題。
金融領域直面市場,業務卻相對垂直,數字化可以更聚焦于底層設施,而不涉及諸如IOT物聯網賦能工業生產之類更為復雜的場景,成為信創商用化的正面戰場。在金融領域,面向用戶的數字化升級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如辦公無紙化、線上交易、產品虛擬化等。金融領域的數字化升級場景更為垂直于基礎設施,這也讓金融信創成為繼黨政領域的另外一個信創試驗田。
面向C端的廣泛業務需求,也使得在金融信創領域,泛IT一體化運維產品炙手可熱。面向業務進行數字化升級,背后對基礎設施的全局運營是基礎,其上對業務、對人效的充分利用,就是金融機構數字化的枝葉。于是在信創產品中,湖邊一體、分布式部署、超融合數據庫等泛來源數據概念,比別的領域更早在金融產業落地,圍繞大數據基礎設施實踐應用展開。
三、深耕基礎軟件層監控易鋪就智能運維生態
金融面向C端應用的局面,正適合美信時代一展拳腳。美信時代深耕智能運維領域多年,深知未來產業進行信創迭代,變革將在中間層軟件拉開帷幕。金融領域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關乎經濟命脈,對技術自主、可控的要求更為苛刻,這也讓信創的進入鋪平了道路。
信創試點期市場空前活躍,硬件市場極大豐富,會讓下游企業,尤其是有著豐富C端需求的金融產業,進入大力投入的數字化迭代周期。伴生的數據孤島現象,則會持續到信創大火燒到中間基礎軟件層。將信創落地比喻為大樓竣工,底層硬件如同石料,中間層軟件自然就是大樓骨架。這也就決定了,粗暴堆料是難以“落成剪彩”的。
數據中心智慧化、一體化運維,其物料就是各種大數據底層設施,如大小型服務器、網絡設備、數據庫、存儲、中間件、虛擬化、Web業務、WebServer、防火墻、日志、應用系統等。
基于全新設計和開發的設備管理功能,監控易具備強大的批處理能力,可以對這些大數據底層設施進行“憑證”管理,批量管理海量設備,設備的接入和信息編輯都非常便捷。監控易提供大規模設備的接入和運維管理能力,將各類設備接入到監控平臺,支撐設備數據采集、數據分析、視圖展示,提供業務監控和巡檢管理,協助運維團隊全面了解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業務的健康態勢。
在運維管理過程中,可對任何資源和信息進行“打標簽”式管理,快速標記、快速分類,便于即時應對個性查詢和運維需求、定制報表和大屏展示,靈活響應系統通知。同時,監控易可以圍繞實際應用場景對設備分組管理,支持用戶自定義場景,按需執行運維任務。
監控易提供實時的數據性能采集和監控,幫助運維人員直觀查看整網資源,支持網絡拓撲管理、流量管理、IP地址管理、配置管理,實時追蹤網絡資源狀態變化。對于數據中心,提供機房管理、機柜管理、容量管理、3D機房管理,具備憑證式管理、專線管理、多級資源組管理、可視化管理等特性功能。
出于對穩定性的要求,金融類核心業務都運行在服務器上。金融機構在設施迭代過程中傾向于采購信創產品,這也讓底層IT資源現狀變得十分復雜:包含了不同芯片架構及不同品牌的信創服務器、傳統x86服務器、小型機等。
在復雜的底層設施中,監控易選擇以數據為運維抓手,統一監控、調配資源。相較于消除數據孤島,這思路更進了一步。
監控易將自研超融合數據庫BigRiver作為產品架構核心。BigRiver數據庫采用超融合策略,對主流數據范式強力兼容,最初專為網管數據研發而成,為用戶提供集成“消息隊列”、“Key-Value樹狀數據庫”、“關系型表狀數據庫”、“內存數據庫”和“高性能時序數據庫”為一體的四合一超融合數據庫存儲。BigRiver數據庫還使用高壓算法,采用自主研發的“頁面管理機制”、“事務管理機制”、“多級緩存機制”以及“高性能B+樹索引機制”等,保證了數據存儲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此基礎上,又提供了高速率的寫入和查詢性能,顯著提升了數據庫的讀寫效率。
這讓數據不僅僅成為金融機構計算盈利的工具,也成為底層硬件的“身份標識”“生命體征”,讓金融一體化IT運維具備了最基本的條件。在此基礎上誕生的泛IT一體化運維平臺——監控易,可輕松洞察網內一切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消除數據孤島。這無疑讓金融機構應用信創產品中伴隨著強大的信心,因為底層設施的宕機導致經濟損失對于金融產業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設備的“黑箱狀態”會阻礙金融產業進一步數字化的步伐。對基礎設施的完全洞察,賦予了金融產業更強大的穩定性。
金融產業畢竟并非工業生產,底層設施投入過量的運維資源并不利于長效發展。監控易還自帶豐富多元的操作接口,包括“標準SQL接口”、“自有BSAPI接口”和“Grafana展示接口”,便于用戶對接已有的大數據基礎設施,用戶可通過監控易,發現、洞察網絡內終端設備,并以拓撲網絡展示,真正實現一體化運維。
金融產業帶有巨大的面向業務屬性,那么還有一個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基礎設施高度離散,且沉淀在底層的IT資源閑置嚴重。進階的IT運維,不再僅僅是根據一體化的設備運維體系進行維護,更需要充分調動底層資源。監控易采用“云邊端一體化”架構,可通過架構的核心——中央控制臺進行協調、管理、分配眾多的任務管理器和實時數據庫,調動云管理中的各項功能模塊,實現調度一體化、資源一體化。
監控易系統為BS架構,采用底層分布式架構設計,各地數據中心或機房可部署監控終端(TS)。控制監測云中的TS監測服務器根據數量和計算能力動態承擔各自的監測任務,當數量和計算能力發生變化時,通過自動調節機制去重新調整各自的監測任務量。監控終端的狀態數據和告警數據上傳到集中管理控制臺(CCU),所消耗網絡資源為最小,幾百設備監控只占用十幾K帶寬,企業級用戶可以在更廣域的范圍、更大的大數據基礎設施體量上進行分布式部署、一體化管理。
監控易憑借消除數據孤島、一體化運維、資源調度等看家本領,目前已經在金融信創藍海中揚帆疾馳。根據監控易服務銀行客戶的案例復盤,不難得出:系統多、覆蓋廣、團隊結構復雜、故障影響大幾乎是所有金融機構在產業擴張時都遭遇的痛點,其背后的國產化替代、消除數據孤島、對分布式部署的需求、云邊端一體化運維、保障系統穩定性,都是監控易可滿足的剛需。
信創的落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或許很多產業都如同金融信創一般,迭代的焦點都是從底層設施向中間層基礎軟件發展。又或許金融信創催生了更為完善的體系,成熟經驗可以復制到別的領域,會大大加速其他產業信創落地的進程,這些歷史大勢我們無從揣測。我們可知的唯有,當外部環境和基礎設施成熟,金融信創便順理成章地“爆發”起勢。
了解美信時代:美信時代成立于2007年,15年來默守耕耘ITOM領域,先后獲得真格基金、達內的天使投資,以及云智慧、天旦的戰略投資。美信時代堅持自主創新,推出監控易智能運維管理平臺,服務魔方SAAS平臺、BigRiver四合一超融合時序數據庫等自研產品,積極融入信創國產化生態建設,贏得了國家電網、中石油、中海油、三大運營商、江蘇交控等上千家頭部客戶的認可。
關于監控易:監控易是美信時代自研的分布式、一體化數據采集與洞察管理平臺,采用多TS架構,集中統一實現IT、動環、智能物聯網等智能設備和軟硬件系統的自動采集、監測、巡檢、告警及展現,提供設備管理、網絡管理、業務管理、視頻管、CMDB、ITSM、運維管理、機房管理、移動運維、云運維、3D可視化等核心功能,支持各系統間的數據關聯共享,從全局視角把控系統運行態勢。監控易具備全國產、高性能、一體化、多層級的特點,聚焦IT&OT領域,處于信創產業鏈中“卡脖子”的戰略環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