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4 日消息,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主要內容,介紹新時代中國北斗發展成就和未來愿景,分享中國北斗發展理念和實踐經驗。
IT之家了解到,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現在北斗三號在軌衛星,加上原來超期服役的北斗二號,一共有 45 顆衛星在軌提供服務,所以系統的性能很好。明年計劃要發射 3 到 5 顆衛星,進一步強化星座,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
冉承其還稱,在此基礎上,后續還要進一步深化發展下一代北斗系統。
下一代我們叫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系統,大家會覺得這三個“更加”很寬泛,實際上用一句俗話來說,北斗系統依然是核心,但是我們把所有跟時空信息有關的新興技術,全部納入到這個體系里一體統籌,同步發展,加快發展。我們預計的目標是 2035 年全面建成這個時空體系,到那時候,我們希望無論是在水下、地面、室內、空中、深空甚至遙遠的太空,都有北斗,都有中國的時空體系。俗話講就是,無論你在世界上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有北斗、都有中國的時空體系給你提供安全、可靠的時空技術。
冉承其表示,北斗正在成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大眾消費產品標準配置。2022 年上半年,中國境內申請入網的智能手機中,128 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貨量超 1.3 億部,占上半年總出貨量的 98% 以上。手機地圖導航中,北斗定位服務日均使用量已突破 1000 億次。特別是,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已進入大眾手機,在深圳、重慶、天津等 8 個城市開通車道級導航應用。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的手機已正式發布,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不增加外設,就能通過北斗衛星發送短信。
冉承其指出,北斗系統對外承諾的服務指標是 10 米定位精度,做到今天已經實現了 5 米甚至更優,在局部地區可以達到 2-3 米的定位精度,授時精度對外服務的承諾是 20 納秒,現在可以提供 10 納秒授時精度。
冉承其還指出,全世界衛星導航系統都是 99% 的指標,1% 精度超標的時間大概是一年中的 86.4 個小時,我們通過各方技術和管理措施保障,把 99% 提高到了 99.9%,雖然只是 0.9% 的提升,看似一小步,實則一大步。我們通過這些手段實現了系統的精度超標時間從 86.4 個小時可以到 8.64 個小時,當然我們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確保了 100%。
關鍵詞: 北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