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區塊鏈技術在官方文件中被數次提及,在國家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背景下,A股市場區塊鏈概念股迎來數輪大漲。隨著各地相繼出臺針對區塊鏈發展的政策,投資者如何趁著這股東風實現財富增值成為當下熱門議題。
關于區塊鏈未來走向、落地應用、數字貨幣等研究已經成為分析人士的重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各研究機構頻繁發布報告,銀行、互聯網巨頭等也在發力區塊鏈領域,以供應鏈金融、區塊鏈電子發票等應用正走進大眾視線;區塊鏈領域融資事件逐漸增多。
區塊鏈逐漸進入大發展時期,未來有無數可能。
區塊鏈概念股暴漲
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了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指出“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會議指出:“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被官方確認,此后一段時間A股區塊鏈概念股迎來大漲。
不過,雖然概念股大漲,但是依舊要警惕其中的風險。京師律師事務所證券和投資基金法律事務部主任劉盼盼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區塊鏈各項基礎設施都在前端完善過程中,投資者對行業不了解,受部分行業投機者、炒作者影響進場投資,應當警惕區塊鏈炒作引起的市場熱潮。監管一直對非法交易所以及非法交易行為等,“出清”態度并未改變。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雷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已經處于相對領先地位,進入了高度關注狀態,但還未到高速發展狀態,在政策引導下,區塊鏈會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狀態,但是也不排除發展到一定階段會遇到共性問題的可能性。
騰訊區塊鏈技術總經理李茂材對記者表示,如今,伴隨著5G和物聯網的到來,信息化將進入高速發展期,這是邁入數字社會的契機,區塊鏈作為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也將給數字社會帶來新的動力和變革。在現階段行業火爆的情況下,更需要沉下心多一些沉淀和積累。目前,區塊鏈還處于一個初期階段,需要長期穩定發展。
據零壹智庫《2019中國區塊鏈投融資普查報告》,2013年以來,中國區塊鏈行業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總體呈上升趨勢,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變化趨勢高度一致。從平均單筆融資金額看,2014年至2019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單筆融資金額均屬于千萬級別,單筆融資金額總體上呈逐年上升趨勢。2019年單筆融資金額未發生較大變化,仍維持在7000萬元以上。
報告顯示,中國融資數量略高于美國,融資金額僅美國四分之一。在區塊鏈公司融資金額方面,近一年來中國共計發生175起融資事件,公開透露的融資金額為41.89億元;美國共計發生147起融資事件,公開透露的融資金額達168.45億元,為中國融資金額的4倍。在融資數量上,除2019年2月、2019年6月和2019年9月外,中國區塊鏈公司/項目融資數量均高于美國。
銀行、互聯網巨頭爭相布局
記者注意到,區塊鏈相關專利近幾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不少金融機構、互聯網巨頭也早已布局區塊鏈業務,在專利申請上也逐年增加。記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專利檢索發現,有關“區塊鏈”的專利多達12204條數據。
專利申請人方面,2019年以來,阿里巴巴集團有526條專利申請數據,騰訊科技有202條專利申請數據,中國平安有373條數據(合并統計,其中平安科技有187條申請數據,深圳壹賬通有186條申請數據),中國聯通有123條申請數據,百度在線有106條申請數據。2018年,中國聯通100條,阿里巴巴集團86條,百度在線51條,騰訊科技50條。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47條,中國聯通17條。落地應用方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此前86家A股區塊鏈概念股對應的上市公司中,有21家在半年報中不僅提及區塊鏈技術,還公布了具體的落地應用領域。
近年來,由于區塊鏈技術特性中的去中心化、數據不可篡改和冗余性設計,與金融行業對信息和數據安全、交易數據溯源等金融業務的本質需求高度契合,使得區塊鏈在金融行業中發展較早,應用也相對成熟。記者注意到,國內區塊鏈先鋒隊落地應用案例也不在少數。據了解,平安集團在區塊鏈行業當中部署了五大板塊,分別是金融、醫療、汽車、房產、智慧城市,在金融領域也有許多區塊鏈項目落地實踐。
金融壹賬通區塊鏈業務部總經理陸一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安一直注重各項技術研發,過去十年,平安集團累計投入500億元做科研,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擁有“生物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區塊鏈”五大核心技術。平安是處于爆發階段,但區塊鏈技術差距非常巨大不能概括整個行業。平安注重數據的跨機構、跨平臺的鏈接和利用,采用前沿密碼學技術達到數據在不能共享的前提下依然可利用可穿透。關于區塊鏈專利的使用情況,陸一帆表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實際使用,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特別有價值的專利,例如設計3D零知識算法證明等,都不會以區塊鏈專利發表。專利與專利之間價值差別很大,研發重點一直是在密碼學和底層性能。
騰訊也于2015年關注區塊鏈技術并進行自主研發,在應用場景方面,騰訊多次和企業學術機構和政府展開廣泛深入的合作,在金融、稅務、公益、游戲、法務、供應鏈和醫療等領域積極開展研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