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區塊鏈行業發展趨于理性,市場對于區塊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明晰。
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顯示,自年中開始至10月份區塊鏈類礦機公司招聘人數及薪酬持續下滑。另外,僅10月份就有28家上市公司向區塊鏈人才伸出“橄欖枝”。
零壹智庫研究員李昕對“金融1號院”表示,“基于區塊鏈行業開始規范化運行,法務、財務和品牌崗的管理人才受到熱捧。”
跨界復合型人才依舊匱乏
現“虛假繁榮”
區塊鏈類礦機公司人數、薪酬雙降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區塊鏈“火爆”跟以往不同,目前市場更技術本身及適配的應用場景。區塊鏈在資本、監管、認知等各方面的回歸理性,很多靠概念立足的玩家開始退出市場。
據零壹智庫通過第三方招聘數據不完全統計,僅從區塊鏈“火爆”的10月1日至10月31日整月情況來看,就有約1400家公司發布了逾5000 條區塊鏈人才招聘信息,企業業務范圍較廣包括信息軟件、商業咨詢、金融、游戲傳媒、生物醫療、交通物流、房地產、能源等。
睿展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合伙人鄭嬌莉,長期從事金融科技領域獵頭招聘,她對“金融1號院”講述稱,目前區塊鏈領域人才需求量確實很大,應聘涌入的人才也不少,但雙方匹配度并不高,有些虛假繁榮的情況。
某互聯網金融科技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金融1號院”采訪時也印證了這點,他表示,“現在區塊鏈遇到的一個困難是相關人才太少了。缺乏既懂技術又懂產業的跨界復合型人才。”
而“金融1號院”深入調查發現,區塊鏈人才匹配難,已經致使有些獵頭放棄了該領域。長期從事金融科技獵頭工作的王成(化名)對“金融1號院”表示,目前區塊鏈領域人才的活兒已經不接了。“我們已經放棄了這塊(區塊鏈領域)業務,區塊鏈領域人才確實十分匱乏,需求量也大,但雙方能匹配上很難。”
除此之外,目前區塊鏈領域人才也呈現類礦機企業招聘人數及薪酬雙降的特點。
據零壹智庫統計數據,“金融1號院”注意到,2019年6月份至2019年10月份對比數據來看,區塊鏈類礦機企業招聘人數和薪資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6月份至10月份招聘人數分別是317人、304人、254人、245人、199人;平均薪資方面分別是1.9萬元、1.4萬元、1.6萬元、1.53萬元、1.44萬元。以此來算,招聘平均年薪從6月份22.8萬元已經降至17.28萬元。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金融1號院”稱,人才的需求是和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從零壹智庫觀察的數據看,區塊鏈的應用落地需要是基于各種場景而存在的,所以技術類和場景經驗結合的人才會更加契合市場需求。”
鄭嬌莉對“金融1號院”講述稱,“類礦機企業招聘人才趨勢,相比幾年前確實有所回落,同時當下區塊鏈人才對這方面也是相當謹慎的,避免碰到“忽悠”類的企業。”她同時強調,業內大多數金融科技領域獵頭并不會涉獵該領域。
28家上市公司向區塊鏈人才
伸“橄欖枝”
整體趨于理性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1號院”注意到,目前在涉及區塊鏈領域招聘不乏有上市公司身影。
根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顯示,僅10月份區塊鏈的招聘企業共關聯上市公司28 家,招聘總人數 133 人。招聘職位大多為開發方面人才。其中,阿里巴巴、騰訊和遠光軟件在上市公司中需要區塊鏈人才最多,分別為 32 人、32 人及20 人,三家公司過半的需要為開發崗。在BATJ 中,京東和百度對于區塊鏈的招聘情況不及另外兩家,京東雖然招聘開發人員僅 1 人,但是開出了 4.20 萬元/月的工資,高于行業,百度人才通過內部轉崗,10月暫無增加新人的需求。
上海德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方玲,長期從事金融科技領域獵頭工作,她在接受”金融1號院”采訪時坦言,“區塊鏈概念剛出來的時候很熱門,現在已經降溫趨于理性。不是所有公司都一擁而上炒概念,其實大多數上市公司對于區塊鏈人才引進還是相對較為理性的。”
鄭嬌莉也對“金融1號院”表示,“我們服務的上市公司對區塊鏈領域人才招聘還是較為理智的。”
于百程表示,在區塊鏈的市場前景被認同,技術應用落地加速,上市公司對區塊鏈方面人才需求是有的。其對區塊鏈領域布局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收購現有的區塊鏈公司,第二種是自建區塊鏈公司,第三種是與區塊鏈公司業務合作。
此外,“金融1號院”在獵聘網上看到,大多上市企業對區塊鏈人才招聘要求頗高,在工作經驗上是被重點提及的一項。例如,阿里巴巴公司招聘主頁中招聘區塊鏈研發專業需要滿足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工資待遇面議,其次是螞蟻金服招聘區塊鏈業務發展專家/高級專家需要的工作經驗也是5年以上。此外,騰訊的招聘主頁中區塊鏈平臺系統架構師、區塊鏈技術高級研究員、區塊鏈產品經理等職位工作經驗也需要5年以上。
零壹智庫研究員李昕對“金融1號院”表示,招聘區塊鏈人才的企業對學歷要求都較高,技術類崗位的學歷要求過六成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但與學歷相比,企業更加注重工作經驗。”同時,李昕提示認為,對于人才端,也需要注意,仔細鑒別類招聘公司是否真正涉及區塊鏈應用場景業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