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2 月18 日,消息人士表示,德國政府已就如何開發區塊鏈技術的潛力展開磋商,并將在夏季前提出相關策略。從本周開始,可能成為德國區塊鏈行業部署過程中利益相關者的企業和行業組織將被邀請提供建議。雖然正在尋求具體的結果,但尚不清楚這些結果是否會立即在任何立法行動中實現。
文章表示,柏林大約有170 家創業公司涉及區塊鏈或分布式賬本技術( DLT ),而該領域的初創公司“曾表示,如果沒有相關法律,進入該領域的門檻很高。”
去年10 月,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 BaFin )將比特幣歸類為金融工具,但隨后柏林法院裁定否決了這一分類,并裁定這種加密貨幣不符合《德國銀行法》的定義,BaFin 的做法并沒有和銀行保持同步,是隨意擴大了金融工具的定義范圍。隨后德國風險投資公司創始人、投資者發表公開信,呼吁德國國會議員立即采取行動,保護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投資。信中表示,“監管的不確定性可能嚴重損害德國在數字革命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機會。”
此前德國商報曾報道,德國金融監管局( BaFin )局長Felix Hufeld 表示,加密行業急需新的監管規定,尤其是對最低合同標準的監管。他表示:“我們不想扼殺創新,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抵御洗錢等風險。”
盡管沒有相關法律支持,德國區塊鏈市場也呈現了一片繁榮。
有外媒認為柏林已成為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中心樞紐,并認為柏林人可能將繼續保持對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的熱情。早在2013 年,柏林南部克羅伊茨貝格地區人們樂于接受在當地商店使用比特幣。當時地區領導人推測,該地區人們的反叛和批判心態似乎很適合虛擬貨幣發展。
另外,柏林不僅是EOS 操作系統的總部所在地,而且也是IOTA 的基地,這些實體都將加強柏林的區塊鏈發展,改善德國的加密貨幣環境。
36% 大企業認為區塊鏈技術具有革命性。根據報道,去年12 月德國聯邦信息技術、電信和新媒體協會( Bitkom )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德國36% 的大企業認為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技術一樣具有革命性。報告指出,除人工智能( AI )和物聯網( IoT )外,區塊鏈技術是當前三大發展領域之一,具有“巨大潛力” 。同時,40% 的受訪者表示,在區塊鏈發展方面,德國處于中等水平。
28% 的年輕人有興趣購買比特幣。雖然德國沒有正式的加密資產相關監管機制,人們對加密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超過四分之一的德國年輕人表示,他們愿意投資于加密貨幣。2018 年11 月消費者中心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8% 的德國年輕人(年齡在18 至29 歲之間)表示有興趣購買比特幣等數字貨幣。
德國企業方面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
IBM 一項研究調查表明,62% 的汽車高管認為,到2021 年,區塊鏈將成為一股顛覆性力量。而德國保時捷已經加入探索區塊鏈應用行列,該公司副總裁曾表示該公司可能會考慮使用區塊鏈技術來管理其部分賬戶和合同。
根據此前報道,1 月31 日,德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Boerse Stuttgart 的運營商推出了一款用于加密貨幣交易的移動應用程序Bison ,該應用程序現可在德國的iOS 9+ 和Android 4.4+ 設備上使用,并允許用戶交易BTC、ETH、LTC 和XRP,以及使用歐元為賬號充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