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消息,在今年的IBMThink大會上,IBM咨詢發布《七大押注(Seven Bets)》報告,IBM咨詢高管詳細介紹了IBM洞察到的七大商業趨勢,認為這些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重塑世界,并基于這些趨勢給全球企業管理者押注未來的建議。
以下為報告內容:
趨勢1: 在生成性人工智能的推動下,技術主導的顛覆正在加速
押注:實施安全的、AI優先的智能工作流程來運轉企業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并使人工智能在社會和商業的各個層面更加普及化,從供應鏈和IT運營到客戶服務和人力資源。與此同時,網絡安全成本繼續增長,相關監管和治理要求也變得更高了。量子計算一方面正迅速讓公鑰加密變得岌岌可危,但同時它也帶來了解決傳統計算機瓶頸的無限可能。
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顛覆性技術,企業管理者們應該押注于實施安全的、AI優先的智能工作流來運行其企業。要從這些顛覆性技術中獲得最大收益,就需要從把AI作為 "補充 "升級到將其嵌入企業戰略核心,并加速向零信任安全(zero-trust security)戰略過渡。
趨勢2: 體驗比我們想象的更重要
押注: 運用優秀設計來推動企業全方位轉變
在今天這個數字優先的環境里,優秀的體驗對于培養熱情而忠誠的客戶和員工是至關重要的。以終端用戶為中心,是打造積極體驗的關鍵。企業應用技術為客戶帶來便利、價值并培養信任是極為重要的。
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必須運用卓越的設計來改變它們業務的各個層面。這意味著要理解客戶的動機和行為,在早期就納入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并確保將其納入開發的每個階段。在高質量的體驗加成下,數字產品會具有更大的價值。通過整合創意和技術團隊,企業可以改善產品的外觀和功能,并最終提升整體表現。
趨勢3: 再全球化、再培訓和新伙伴關系正帶來價值鏈重塑
押注: 簡化、數字化和建立合作,從而打造有彈性的企業組織
企業領導者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要在推動生產力的同時,還要應對供應鏈中斷、地緣政治變化、工作技能全球差距等問題。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時代,領導者必須做簡化、數字化和通過合作來打造有彈性的企業。這包括應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來簡化運營模式和梳理流程,提供技能共享平臺,使人才能夠流向最具生產力的崗位,并極力發展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實現資源共享,攜手共創,專業共融。
趨勢4:可持續發展承諾正在取得進展
押注:避免在可持續性和利潤之間做出錯誤的選擇——要齊頭并進
由于主要利益相關者對相關結果的看重,可持續性在企業的優先事項列表中往往名列前茅。但太多的高管仍然認為可持續性和盈利能力是相互沖突的,而不是互補的。組織應該避免在可持續性和利潤之間做出錯誤的選擇。
環境的可持續性需要嵌入到經濟的可持續性中。將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于可持續發展目標,能助力提升企業生產力。例如,由云技術驅動的綠色IT解決方案可以減少IT碳足跡和30%的計算成本。自動化可以透明地跟蹤可持續性指標,幫助組織實現長期可持續性目標,優化成本,并開拓新的價值源。
趨勢5:實用主義的虛擬世界會提升現實世界,而不是取代它
押注:現在就投資具有明顯收益的增強現實(AR)解決方案
雖然現在關于虛擬世界的話題很火,但其中真正具有更大價值的將是把相關技術引入現實的物理世界,并通過數字孿生這種可提供量化結果的技術工具來同時在物理和數字世界里進行操縱。彌合物理和數字世界的鴻溝要求企業現在就投資于具有明顯收益的增強現實(AR)解決方案。這包括投資空間設計技能,并將其應用于產品設計、現場服務、制造和運營,以及打造一個企業模擬平臺以利用安全數據并創建新的數字孿生。當前虛擬世界相關技能仍然稀缺,因此企業管理者們應該準備好內部培養而不是僅僅外部雇傭。
趨勢6:每一個產品都在變成數字產品
押注:對軟件供應鏈的投資和對實體供應鏈的投資一樣重要
所有產品都在變成數字產品——包括你的汽車、你的銀行賬戶,甚至你的空調。如今,67%的產品是數字化的或具有數字化組成部分。這意味著過去實體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服務將不得不轉型。如今需要企業領導者同時進行管理的,還有一個并行的軟件供應鏈。也就是說,每個公司都需要像軟件公司一樣,對軟件供應鏈進行投資,正如其對實體供應鏈投資一樣。他們必須具有產品設計的思維,并將產品、技術和技能與高度關注用戶體驗相結合。
趨勢7:技能短缺和人口結構變化正在定義新的社會契約
賭注:在科技賦能的工作場所,擁抱新的工作與生活的統一體
90%的受訪高管表示,他們的企業受到技能短缺的影響。隨著對數字技能的需求飛速提升,企業領導者必須擁抱新的工作與生活的統一體,打造一個技術賦能的工作場所。這意味著需要重新培訓和提升員工的技能,改變招聘方式,關注技能和多樣性而不是學歷,并重新定義各類職能本身的角色。這也意味著需要做出調整,以滿足新員工對公司價值觀、工作靈活性、工作與生活融合等方面的期望,從而提升員工整體福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