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輕一代的父母面臨家庭責任和職業發展的雙重壓力,高效輕松育兒的訴求日漸升高,智能嬰兒看護器成為年輕一代父母平衡工作和育兒的重要輔助工具。
近日,《中國智能嬰兒看護器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該白皮書由CIC灼識咨詢主筆,聯合TMIC天貓新品創新中心、天貓母嬰親子、海馬爸比和上海市人口早期發展協會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委員會共同發布。
根據CIC灼識咨詢測算,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銷售額于2021年達到1.1億元左右,并預計在未來保持高速增長。
CIC灼識咨詢分析師陳澈告訴藍鯨產經記者,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市場雖起步較晚,但在生育政策開放及高效育兒需求持續提升等因素的驅動下,已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目前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下游銷售渠道主要為電商平臺、商超、母嬰店等。
2021年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在天貓平臺銷售額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超過120%。同時,行業的快速發展不斷吸引著新的商家及品類進入市場。2021年,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在天貓平臺的商品數量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高達 334.2%。
白皮書指出,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目前市場集中度較高,而頭部品牌因擁有較強的技術水平、較高的質量標準及較好的用戶體驗,更容易形成品牌影響力。
天貓數據顯示,2021 年,在所有品牌中,海馬爸比的銷售額在同品類中排名第一。海馬爸比的智能嬰兒看護器2021年在天貓平臺的銷售額達到4400萬元,銷售額同比增長率高達1108%。
在陳澈看來,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產業的驅動因素包括中國城鎮化率的提升以及家庭戶規模的下降;上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母嬰用品行業中科技產品滲透率的提升;對于優生優育鼓勵政策的出臺等。
盡管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產業正式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但行業仍存缺乏統一的規范和管理、制造端壁壘較低及消費者認知偏差等挑戰。
從企業層面,我國智能嬰兒看護器企業需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增加產品功能、拓寬產品品類等;行業組織層面,我國需成立行業協會,推行更高的標準認證體系,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最后,從國家監管和政策層面,需通過完善和健全三胎鼓勵生育、開展嬰幼童撫育階段的安全教育和宣傳、完善托育服務相關政策并引導資本進入社會撫育機構等方式來促進行業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