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網絡由光通信設備、光芯片和模塊以及光纖光纜三大環節組成。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在整機領域優勢明顯,光傳輸設備發貨量占全球的40%、光接入設備占70%、數通設備25%、光纖60%+、光器件約15%。歐美日開始推進開放光網絡進程,以高端光芯片器件為依托,以協議和接口開源為核心,力圖重塑產業鏈主導權。我們認為,開放光網絡對于數據中心場景可以有效實現光層和電層解耦,給互聯網廠商的部署帶來便利,或將率先實現;而在運營商網絡,因為組網的復雜性和缺乏單一利益主體,短期實現起來有較大困難。建議關注光迅科技、博創科技、昂納科技等光器件廠商。
產業地圖之光設備:中國在整機領域優勢明顯,核心器件WSS、AWG 待突破。
1、PON 設備:預計2024 年整體市場空間180 億美金,其中華為/中興在GPON領域有54%的份額,關鍵環節為PLC 芯片,目前已實現國產化。2、WDM 和OTN:預計2022 年市場空間約120 億美金,其中華為/中興/烽火合計份額約48%,關鍵器件為AWG 芯片、WSS 和OVA 芯片,國內在這一塊較為薄弱,主要由海外的Molex、Lumentum 主導。
產業地圖之光模塊:封裝領跑全球,核心光電芯片差距較大。1、光器件光模塊:
預計2026 年市場空間達到209 億美元,全球前十大廠家有四家來自中國,分別為中際旭創、光迅科技、海信寬帶以及華工正源,市場份額約36%,中低端封裝實力較強;2、核心光電芯片:海外光電芯片已邁向50G,國內25G DFB/VCSEL光芯片還在小規模出貨,電芯片差距更為顯著。在高端相干光模塊上,oDSP 除了海思有規模量產外,基本還是空白。
產業地圖之光纖光纜:中國產能占全球60%,海纜和特種光纜待突破。1、光纖光纜:由于國內FTTH 的拉動,全球60%的產能位于中國,并開啟出海進程;2、特種光纜:目前國內制備超低衰減光纖芯棒的高純度硅料和鍺料基本依賴進口,光纖涂覆材料也被海外壟斷;3、海纜:我國當前主要是東海、渤海灣、黃海或南海近海底光纜建設,屬于無中繼淺海光纜通信系統,對于深海光纜、中繼供電技術的掌握尚有欠缺。
開放光網絡的機遇與挑戰:產業鏈價值有從整機往核心光器件轉移的可能,數據中心落地可行性遠大于運營商。中國光通信整體呈現整機能力強、核心光器件弱的特點,目前以谷歌和Facebook 為代表的下游廠商在推動光網絡的開放,產業的核心價值點有可能從控制器軟件、整機集成轉移到核心光電器件。考慮到開放光網絡落地難度問題,我們認為場景和利益主體較為單一的云數據中心場景將率先實現開放,而運營商場景則面臨諸多問題而短期內難以落地。
關鍵詞: 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