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如期召開,如何消除數字經濟發展與人民獲得感之間“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受到關注。當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建策之時,運營商也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產品應用拿出惠民惠企的具體舉措,發揮基礎性支撐和賦能作用,承擔起國家數字經濟建設重任。
代表委員高度關注數字經濟
“數字化技術正在潤物無聲地作用于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與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談到數字經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霍濤這樣說。
隨著2022年全國兩會開幕,數字經濟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周云杰今年向全國兩會提交4份建議和1份議案,聚焦工業互聯網、智慧家庭、循環經濟等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帶來七份提案,主要聚焦發展數字經濟。其中一份提案建議推動虛擬數字經濟領域立法,打造由政府主導的“元宇宙中國”。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也提交多份提案,重點圍繞新興數字產業發展、民生熱點痛點兩大方向建言獻策……
數字經濟“最后一公里”待銜接
當前,數字經濟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并且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的發展目標。
數字經濟發展到什么程度才算好?據中國政協網報道,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何桂立近日表示,在充分肯定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之余,也要看到,美國數字經濟在GDP中占比超60%,我國這一數據比值僅約為38%。
他表示,現在看,數字經濟發展與人民獲得感之間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比如很多城市在搞智慧交通,卻沒有在提高道路資源和停車資源利用率、通行效率上下細功夫,解決民眾關心的問題;再如在緊急報警定位信息自動傳送方面,我們不存在技術障礙,但應用并不到位,如果我們能把這件事兒做到位,就會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也表示, “與全球數字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們在移動支付等消費互聯網方面并不落后甚至占據優勢,但在產業規模、核心技術等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數字經濟發展通信央企如何發揮更大作用?
數字經濟重在惠企惠民。“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康莊之衢上,通信央企始終踐行使命職責,發揮著基石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云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云勇在提案中表明了這一觀點。
過去5年,我國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和移動網絡單位流量的平均資費降幅均超95%,累計讓利超過7000億元。而這只是電信企業服務民生的一個方面,在數字經濟與人民獲得感之間,運營商正發揮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技術應用的重任。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年初,我國5G基站超過142.5萬個。今年,5G建設繼續穩中求進,截至1月底,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共建共享5G基站70萬個。隨著“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運營商正加大算網建設。
目前,數字基礎設施以及各種數字成果正在賦能各行業發展中顯示其意義。譬如中國電信正在實施的“春曉行動”。
中國電信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民生責任,自1月21日至6月30日開展實施的“春曉行動”主要包括“翼起助力中小企業”“翼起助力數字生活”“翼起助力智慧商戶”“翼起助力文旅休閑”“翼起助力農村電商”五大板塊。春節期間,中國電信“云上歡樂年”令人印象深刻;中國電信與vivo、OPPO、小米、榮耀等聯合推出“5G迎春季”優惠購機活動讓消費者收獲實惠。目前,青海電信六大舉措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湖南電信著力打造“數字生活節”普及全屋智能;湖北電信筑牢“數字經濟”底座助力湖北經濟跑出“加速度”……
數字基礎設施連接無限未來,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指出。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則在巴塞羅那表示,全球數字經濟高速發展,2022年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將超過50%。作為ICT基礎設施提供商,運營商在引領未來數字經濟發展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