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IDC公布了2021第二季度國內智能穿戴設備出貨量報告,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614萬臺,同比增長33.7%。其中耳戴設備出貨量為1996萬臺,同比增長58.2%。
近年來,真無線耳機以優越的便利性,贏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國內無線耳戴設備的出貨量也在逐年增長,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國產耳戴設備價格普遍更容易被接受。另外,無線降噪耳機價格的下降同樣成為推動耳戴設備出貨量大增的一大因素。
IDC表示,國內可穿戴市場下半年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競爭的方向不再局限于穿戴產品的價格方面,而是向產品形態以及用戶體驗轉變。此前,因為價格便宜、成本低、功耗低、續航長等原因,消費者更喜歡基礎穿戴設備。不過,這一現象似乎正在被逐漸扭轉。
從報告可以看到,國內手表市場出貨量為966萬臺,同比增長30.2%,作為基礎穿戴設備的手環,第二季度出貨量為641萬臺,同比下降5%,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消費者對智能手表產品的接受度有所提高。
隨著智能手表產品升級,智能手表續航差、價格貴等方面的問題已經不再突出,為了更智能的產品體驗以及更好的設備間聯動,智能手表逐漸成為穿戴設備市場的新寵兒。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消費者對健康運動設備的需求逐漸提高,成人手表和兒童手表的市場表現也逐步升溫。
未來,手環產品可能會進一步升級,拉近與智能手表之間的距離,主要表現在形態上。手環的形態可能會向智能手表靠近,也就是“大號手環”產品,低價大屏的產品形態可能將是手環產品的下一個競爭高地,更加注重產品體驗以及用戶轉化。
目前,智能穿戴設備的優勢正在逐漸顯現,消費升級的同時也為穿戴產品帶來了更高的要求。手環和手表可能向更精確的傳感技術進發,對于健康監測等場景應用起到更大作用。耳戴設備的價格戰可能將持續進行,把降噪技術下沉到更便宜的產品上,進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