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股價最近走出一波強勁攻勢。
1月17日,小米集團(01810.HK)收盤報13.24港元/股,較上一交易日大漲8.35%,市值達到3192億港元,盤中觸及13.46港元/股的高位,創下2018年12月以來的新高。
消息面上,據香港經濟日報1月13日報道,恒指公司發出恒生指數是否納入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的咨詢文件,若恒指公司屆時拍板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符合納入恒指、國指資格,阿里巴巴、美團及小米,最快有望于5月恒指季檢時一并晉升藍籌。
“如果納入肯定會提升投資者的關注度,有一些產品也會被動地去購買,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不管是小米還是美團,對這些新經濟公司來說肯定是好事情。” 太平洋證券新消費行業首席分析師陳天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小米股價走勢
小米在2018年7月登陸港股,首日即跌破17港元發行價,隨后股價持續走低至“腰斬”,在2019年9月2日盤中探至8.28港元/股的歷史低位。這引得董明珠在去年9月的一場采訪中調侃,小米股價從每股17港元掉到了8、9港元,笑稱要學習雷軍用互聯網思維搞營銷。
不過,從2019年11月底開始,小米股價開始逐步回升。其中一個原因是,小米集團在2019年10月28日起被納入了港股通。
據Wind數據,近60日里,小米股價漲幅達到49.6%,2019年以來,小米漲幅22.82%。“雖然漲幅比較大,目前估值應該來講還是比較合理的。“陳天蛟判斷。
當時一同被納入港股的還有美團點評(03690.HK)。美團點評在2019年10月市值突破5000億港元,現在的最新市值已高達6500億港元。
從小米自身來看,小米在11月底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該季度總收入人民幣537億元,同比增長僅有5.5%,市場普遍認為“觸底”。“科技公司的估值還是緊跟著收入的增長來走的,如果收入增速比較低,估值就會比較慘。” 陳天蛟解釋道。
而在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或有望呈現回升趨勢。一個重要節點是,隨著5G商用開啟,小米旗下“專注極致性價比體驗、主攻電商市場”的Redmi品牌在2019年12月10日推出了定價1999元的5G手機Redmi K30,為市面上5G手機的最低價。
“價格殺到1999,是非常超行業預期的。”陳天蛟稱,“未來5G商業化普及率,有運營商的建設、套餐價格的因素,也受到5G手機的價格的推動。運營商5G基站再多,套餐這塊再便宜,手機最便宜還要3500,很多消費者不一定會買單,所以當時小米價格出來還是挺超預期的。”
Redmi K30這款手機發布的第二天的2019年12月11日,小米就大漲了8.47%,兩天后躍過10港元關口,此后持續處于上升通道。陳天蛟介紹,近期高通驍龍芯片765G降價,也為小米利潤留出彈性空間。Redmi K30 5G即采用高通驍龍765G。
中信證券在2019年12月發布的研報也稱,2019第三季度,小米手機的國內份額小幅下滑至9.8%,但公司正通過雙品牌策略(小米、紅米),以及較為積極的5G手機發布計劃(2020年計劃10余款)、定價策略(紅米K30 5G版本1999元起)等進行積極應對,判斷短期銷量壓力已基本觸底,同時上述策略亦有望對公司2020年手機銷量、國內份額等形成正向支撐;海外市場,當前公司在印度、印尼市場份額相對穩定,并積極拓展歐洲運營商渠道,三季度歐洲市場份額已達10%,預計中期有望提升至15%左右,進而對公司整體業績形成持續正向支撐。
4G到5G的轉換期,固然是手機廠商至關重要的考驗關卡,但外界對小米增長點的期待,不只是手機業務,還體現在物聯網(IoT)上。
“5G時代,下載速度變快只是很小的點,更多的是在物聯網的應用。”陳天蛟指出。
雷軍本人對此躊躇滿志,在1月2日宣布小米戰略升級,對5G+AIoT(AIoT指人工智能+物聯網)將5年投入500億。在雷軍年初的公開信中,對此描述為:“要把AIoT、智能生活的持續優勢轉化為智能全場景的絕對勝勢,徹底確立智能時代的王者地位。”
據小米集團第三季度財報,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IoT平臺接入IoT設備數達到2.13億臺,是全球領先的消費級物聯網之一。擁有5個及以上連接至小米IoT平臺上的設備的用戶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增加至350萬人,同比增長78.7%。2019年9月,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戶5790萬名,同比增長68.6%,是中國最活躍的人工智能語音交互平臺之一。
在小米IoT生態鏈上,已經生長出了數家上市公司:除在美股上市的華米和云米外,科創板將迎來“小米米家掃地機器人”背后廠商石頭科技。1月14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按法定程序同意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將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小米近期在團隊上也作出了“辭舊迎新”,新一批高管得到擢升。
2019年11月29日,小米宣布前金立集團總裁、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出任小米中國區總裁,兼任Redmi品牌總經理,CFO周受資出任國際部總裁,高級副總裁王翔晉升為集團總裁,小米聯合創始人、營銷靈魂人物黎萬強離職。2020年初,小米連續引入了原聯想手機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常程、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
雷軍稱,小米在2019年組織架構逐漸理順,從集團高管開始的輪崗機制已經展開,提拔了一大批年輕干部。“只要真心認同小米價值觀,只要能力出眾,我們都求賢若渴,將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在全球持續招募更多行業頂尖優秀人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