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至少在目前,共享辦公空間公司WeWork急速擴張的日子已經結束了。據CoStar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這家共享辦公空間公司在其最大的兩個市場——紐約和倫敦——的新增租賃面積約已大幅下降。
在2019年,它在曼哈頓只簽署了6.4萬平方英尺(5946平方米)的辦公空間租賃協議,是五年多來的最低水平;它在倫敦只簽署了4.9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租賃協議,是自2016年第二季度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該公司決定擱置去年9月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以及在主要支持者軟銀集團提供資金救援之后,該公司的擴張速度急劇放緩。在2019年10月,軟銀集團同意通過提供資金獲得該公司的多數控制權。
WeWork的母公司We Co.在紐約和倫敦迅速擴張,成為這兩個城市最大的私營辦公租賃公司。這要歸功于大量的風險投資和專注于高速增長的創始人。雖然這幫助該公司短暫地成為了美國估值最高的私人初創公司,但它也引發了人們對這種增長的可持續性的嚴格審查。當然,這也是導致該公司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下臺的原因之一。
在截至去年12月的過去三個月里,該公司的租賃業務的大幅放緩與該公司預期IPO前的一段時間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預期IPO前的那段時間,WeWork試圖向投資者展示一個令人信服的增長故事,它的新增租賃面積也一度出現了激增。
“在去年12月數量創紀錄的新辦公大樓相繼開放之后,WeWork在全球范圍內繼續發展自己的社區,包括在紐約和倫敦等頂級市場。”一位女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說,“該公司專注于盈利增長,預計將通過新的租賃協議以及類似合資和托管協議等輕資產策略來進行擴張。”
WeWork的失敗教訓并未能顯著影響全球頂級寫字樓市場的租賃量,亞馬遜和蘋果等科技公司仍然在不斷地擴大其辦公面積。
不過,據CoStar負責分析的副總監維克多-羅德里格斯(Victor Rodriguez)說,WeWork的困境已經促使整個共享辦公空間市場的擴張速度出現了放緩。這個市場已經成為新辦公樓需求的一個主要來源。
羅德里格斯說:“不惜一切代價發展的模式基本上已被拋棄。這個領域的公司現在更專注于盈利,而不是開放新的辦公地點。”(騰訊科技審校/樂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