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awn Ostroff開始在邁阿密廣播電臺上夜班時,她的父母認為這段職業生涯會很短暫,因為當時還是大學生的Ostroff并不擅長新聞報道,然而她憑借不斷的提升保住了這份工作。四十年之后,Ostroff正在推動世界上最大的音樂流媒體訂閱公司進行轉型。
自從一年前成為首席內容官以來,Ostroff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個播客庫,此舉是為了讓瑞典公司成為音樂領域和音頻故事領域的領頭羊。據Ostroff的觀察,Spotify上的可用播客數已經從2月份的185000種增加到450000多種。
Spotify在紐約和洛杉磯均設有辦公點,公司今年已經撥出5億美元用來支持播客相關業務的發展。目前,Ostroff已經完成對紐約Gimlet Media和洛杉磯Parcast等播客工作室的收購,這一舉措將有利于Spotify在內容方面獨占鰲頭。Ostroff稱,公司明年的計劃是為平臺提供大量的新興原生播客系列。
Ostroff在接受瑞典的采訪時表示:“目前的播客行業正在的起飛階段,要想成為受眾最廣泛的音頻網絡,我們不僅要做好一個音樂平臺,還要拓展其他的音頻業務、娛樂和信息服務。”
Spotify目前擁有2.32億的月活躍用戶,其中約一半是付費用戶,每個月會支付9.99美元的訂閱費。公司表示,已經有數千萬的用戶在Spotify上收聽播客,受歡迎的播客內容包括Spotify獨家音樂、“The Joe Budden Podcast”系列流行文化以及德語喜劇節目“Fest & Flauschig”,除此之外,像犯罪喜劇“我最喜歡的謀殺”這樣的非獨家播客也頗受歡迎。
關于為何支持播客發展,Ostroff認為,播客不僅可以吸引新的聽眾,還可以延長用戶在平臺上停留的時間,即使用戶比較忙碌,也可以通過多種設備傾聽音頻故事。
媒體和技術分析師Rich Greenfield說:“用戶使用音頻的時間延長了很多,那他為什么還僅僅播放音樂呢?”
根據Adobe Analytics的研究,受千禧一代的影響,播客用戶的平均年齡在25到34歲之間,其中三分之一的聽眾每周至少播放5個播客,Spotify估測非音樂內容的比例將達到20%。
59歲的Ostroff在紐約帶領著一支約1000人的團隊,她的座右銘是追隨年輕人的腳步并了解他們為什么朝著某個方向前進。
Spotify與蘋果公司的競爭非常激烈,蘋果從2005年開始在其平臺上提供播客,許多人通過蘋果的播客APP尋找播客,該APP的播客節目已經超過750000個,不向用戶收取任何費用,并且已經在APP中推出了不少獨家原創作品。
蘋果公司的Apple Music也與Spotify具有競爭關系,Apple Music在全球已經有超過6000萬的用戶。
Spotify的其他競爭對手有潘多拉以及一些有風險投資支撐的初創公司,這類公司均創建了自己的獨家內容庫。
Greenfield說:“Spotify必須保證用戶有良好的搜索和收聽體驗,并且提供用戶在其它地方無法獲得的優質內容資源,這樣他們才會選擇你。”
Ostroff已經意識到播客已經成為一項全球業務,公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Spotify的業務遍布全球79個市場,目前已經在德國、巴西、墨西哥和瑞典等國家推出原創和獨家播客,公司在播客方面的花費必須依靠其廣告收入。
Ostroff表示:“播客庫關乎我們能否在美國乃至世界性的平臺上成為熱門,同時也關乎我們能否創造出受聽眾喜愛的內容。”
Ostroff從小生長在紐約,他的父親是一位音樂會推廣員,母親擁有一家母嬰店。Ostroff在邁阿密上大學,并在WINZ廣播電臺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盡管經歷過糾結,Ostroff還是堅持成為了一名廣播記者,負責當地新聞報道。然而,記者這個職業并不適合她。
Ostroff說:“新聞工作者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報道那些對世界產生影響的事情,我們有責任傳播真實的故事,這讓我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新聞工作者真的很難謀生。最終,我搬到了洛杉磯,開始從事娛樂業的工作,我的笑容變多了,盡管也有著同樣的責任感,但我卻很享受這種講故事的創造力和能力。”
Ostroff的事業在好萊塢有了一定的上升,她先后任職于迪士尼、福克斯、Lifetime、UPN和CW網絡等公司。Lifetime娛樂在1996至2002年Ostroff擔任領導的這段時間,一度成為一流的有線電視網絡。
Ostroff在2002到2006年擔任UPN網絡總裁期間,推出了“美國的下一個頂級模特”等熱門節目,該節目在最初由超級名模Tyra Banks提出,已經有24個賽季了。
Ostroff在CW工作時,在互聯網上下載節目開始盛行,Ostroff讓公司將目標瞄準年輕人。
Dana Walden,迪士尼電視工作室和ABC 娛樂的董事長,也是Ostroff的朋友和她在福克斯時的工作伙伴,她說:“那個時候就是年輕觀眾轉向數字平臺的時機,很多程序員和管理人員都對這一轉向保持警惕。”
但是Ostroff卻傾向于將節目放到網上,她決定將青少年連續劇“緋聞女孩”先在iTunes上播放,再在CW的電視頻道播放。
她說:“我們嘗試一些未知的事情,畢竟我們也不會有什么損失。”
Walden認為Ostroff的這次賭博在CW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1年,CW在Netflix上播放其節目,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公司開始盈利。據估算,Netflix為每集“緋聞女孩”支付了約600000美元的費用。
Walden說:“這個結果百分之百得益于Ostroff瞄準年輕觀眾并為他們提供了傳統廣播電臺的替代品。”
離開CW之后,Ostroff在2011年成為Condé Nast Entertainment的總裁,她建立了公司的數字視頻業務并且負責電影和電視業務。當時的數字視頻部每年制作5000多個視頻,每個月的瀏覽量超過10億次。當出版公司還在其他領域掙扎時,Condé Nast已經獲得了電視劇和電影的知識產權。
在于Spotify的員工分享她在Condé Nast的工作后,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aniel Ek約見了Ostroff。他告訴Ostroff他的計劃是讓Spotify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音頻平臺,希望Ostroff加入公司。Ostroff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提議。
于是,Ostroff在2018年8月加入Spotify,盡管她負責音樂和視頻方面的合作,但她認為發展播客業務才是當務之急。
目前,為了發展自己的內容庫,Spotify制作原生播客、上傳獨家節目,并且為播客制作公司提供便捷的上傳通道。
今年早期,Ostroff在Gimlet Media和Parcast等公司的收購中發揮了關鍵作用,Parcast曾制作了由Julia Roberts主演的熱門驚悚片“Homecoming”。
Greenfield是獨立播客制作公司Wondery的投資者之一,他說:“這一舉動非常大膽,Spotify向整個播客行業宣告他們對播客業務的認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