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媒體AppleInsider報道,蘋果的新聞訂閱服務或可更名為“蘋果新聞雜志”(Apple News Magazines),每月訂閱費為10美元。但主流出版商卻拒不接受蘋果的條款,或已經打算離開蘋果的新聞服務。
據消息人士解釋,大多數出版商簽訂的合同與Texture有關,包括《連線》雜志、《紐約客》、Meredith'sPeople和《男性健康》與《時尚》雜志等。Texture為這些出版商所擁有,蘋果則在一年前收購了Texture這一雜志服務。
一名消息人士稱,《紐約客》因其現有的訂閱服務,被允許在未來某一時候離開蘋果。另外,盡管《華爾街日報》據稱正與蘋果進行“建設性對話”,但《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尚未加入蘋果的新服務。
蘋果總是將Apple Music作為例子,證明其可以開發出成功的訂閱服務。但在新聞訂閱服務上,蘋果遭遇不少阻力。其中包括這樣一個觀點:新聞報紙和雜志本質上與音樂存在差異——喜歡閱讀《科學美國人》的讀者可能并不關心你的一站式訂閱服務上是否包含其他雜志。同樣地,據稱,出版商認為蘋果的新聞服務是人們閑暇時順便掃兩眼的服務,并不適合頂級付費內容。
此外,據說蘋果還要求五五開的收入分成。考慮到《華盛頓郵報》本身的訂閱費為每月10美元,《紐約時報》為15美元,以及《華爾街日報》為39美元,這個要求似乎很勉強。
行業高管稱,因此蘋果所謂的與谷歌和Facebook抗衡的救主形象,根本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其他行業內的擔憂,據稱還包括缺乏Android平臺支持,沒有足夠的消費者數據,以及對現有的蘋果新聞上個別訂閱會產生什么影響,因為出版商可以通過個別訂閱渠道可以保留70%到85%的收入份額。
盡管如此,出版商也在考慮,蘋果新聞服務如果發展成亞馬遜Prime會員風格式的服務的話,可能會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并且,有的出版商,如《華爾街日報》,其實不會受到什么不利影響——因為蘋果新聞服務的用戶,據稱大部分是“年長的中產美國女性”。
由于蘋果也要求在線提供完整的印刷版內容,出版商也可將新聞訂閱人數計入發行量,從而增加廣告價值。據稱,蘋果可能還會允許提供付費專區內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