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新科技領域,各個國家和各大科技巨頭都投入了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并申請專利保護。據外媒最新消息,在日經新聞進行的過去三年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前50名的排名中,中國公司大幅領先于美國同行,擴大了它們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科技戰場的地位。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里,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進入前50名的企業數量翻了一番以上,達到19家,這遠遠高于前三年的8家。
與此同時,美國仍屬于前三名,但只有12家公司躋身前50名,低于上一次排名的19家公司。
在這一排名公布之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月宣布了“美國人工智能倡議”(American AI Initiative),該計劃旨在增加美國在人工智能行業的研發,但是美國缺乏實現這一目標的任何具體資金。
在美國公司申請人工智能專利方面,老牌科技公司IBM名列第一位,一共申請了三千件專利,微軟公司名列第二位,申請了1955件專利,谷歌公司以1659件人工智能專利躋身全美公司前三名。
中國互聯網和科技巨頭百度以1522件專利申請排名中國公司之首,從第11名飆升至第四名。其他排名靠前的中國公司包括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該公司一共申請了1173件人工智能專利,排名第六位。另外一家科技巨頭騰訊控股公司則申請了766件專利,排名第20位。
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崛起是由政府推動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的一個結果。2018年,中國公司一共為人工智能申請了三萬多項公開專利,五年內增長了大約10倍,大約是美國公司的2.5倍。
據悉,在2015年,中國公司申請的人工智能專利數量第一次超過了美國公司。
就細分領域而言,中國公司在電子商務、數據搜索和語言處理領域的人工智能專利不斷增長。圖像處理技術的人工智能專利數量高達1.6萬件,幾乎是美國公司四倍多。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面部識別技術的領先者,該技術可以從視頻捕捉的人臉圖像中匹配一個人的身份。
中國企業申請的專利中,約有95%是提交給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但其中許多企業也在考慮在海外申請專利。
作為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有關人工智能的專利被認為比生物技術等其他傳統領域的專利更容易獲得,生物技術多年來一直是企業研究的對象。
在所有領域中,大約70%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后都被授予,但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機器學習板塊中,九成的專利申請最后都被正式授予。
擁有處理人工智能專利案件經驗的日本專利律師Hideto Kono說:“在人工智能專利中,如果你申請得早,被授予專利的可能性更高。”他說,中國公司正在積極申請專利,以限制其他國家公司的機會。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年一月發布了首份關于人工智能專利的報告。報告指出,從1950年到2016年,美國和日本主導了人工智能這一行業,但近十年來,中國公司申請的專利數量大幅增加,并在最近幾年超過了這兩個國家。
日經指數排名是根據美國、中國、歐洲和日本專利局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公開數據編制的。專利市場研究公司“專利結果”(Patent Result)也提供了協助。
關鍵詞: 中國人工智能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