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公司8日公布了2019至2023年度5年間的中期經營計劃,將對最新的IT發展等增長領域投資約1.7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60億元)、扶植新業務。另一方面加速對國內外工廠及子公司的重組,集團員工將通過約1400人提前退休等裁員約7000人。
東芝把高性能車載電池、面向鐵路及工廠的半導體等定位為增長業務,將斥資約8100億日元用于設備投資、約9300億日元作為研究經費。還將推進人工智能(AI)及物聯網(IoT)的應用。在東京舉行記者會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車谷暢昭表示將強化東芝獨有的技術,“使之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科技企業”。
在據點重組方面,將努力削減或整合包括海外在內的80家工廠中的15%、405家子公司中的25%。有關工廠,將以收益低的火力發電業務及工業發動機為主要對象,但車谷考慮到與當地經濟的關系,表示“將慎重討論”,未透露具體的工廠名。提前退休將以需要提高收益的能源部門為主進行征集。
東芝將退出美國液化天然氣(LNG)業務及英國核電業務,宣布LNG業務將轉讓給銷售化工產品的中國新奧生態控股公司。由于存在收益惡化的風險,將向該公司支付約930億日元,計入損失。東芝還同美國Tellurian公司進行了談判,但在價格方面未能達成妥協。
中期計劃就財年銷售額提出目標,把業績預期從2018財年的3.6萬億日元到2023財年提高至4萬億日元以上,使相對于銷售額的反映主營業務盈利比例的營業利潤率達到10%。【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 記者 王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