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上海進博會汽車展館。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提起汽車,人們聯想到的往往是“速度與激情”。但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會專業人士眼中,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的新風潮卻離不開兩個詞——節能與智能。
中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多年居全球第一,隨之而來的能耗和污染等問題卻也令人苦惱。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消費者關注。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8日在進博會舉行的“中國汽車市場國際論壇”上表示,今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強勁,前三季度新能源車產銷量超過70萬輛,全年有望超過100萬輛,預計將占全球市場50%以上。
紅火的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搶灘”。本屆進博會上,奧迪、寶馬、保時捷等全球主流車企紛紛“曬”出其最新電動或混動車款。
奧迪中國企業傳播部總監魏明祥(Michael Wilkes)介紹說,奧迪在此次進博會上最大亮點是展出了該品牌首款量產純電動車。這款車型明年將以進口車形式登陸中國市場,并于2020年實現中國生產。到2025年,奧迪將為全球主要市場提供12款純電動車型,預計屆時該公司三分之一銷量將來自新能源車。
國際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德國采埃孚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汪潤怡亦看好這一市場。她表示,盡管中國在傳統汽車領域起步較晚,但從新能源技術發展勢頭和政府對這一行業的支持力度來看,中國在該領域有望實現高速發展,甚至走在世界領先位置。
除新能源車外,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另一風潮是智能網聯汽車,即車聯網與智能車兩大技術的有機聯合。目前,“BAT”等中國互聯網巨頭已紛紛表態入局,國內外多家車企亦看好該領域。
魏明祥當天在論壇上透露,奧迪中國今年已在北京和無錫獲得兩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牌照,未來還將不斷加強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步伐。為此,奧迪與華為等中國企業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將加大中國本地研發投入,將研發重點聚焦在相關領域。
“我們相信中國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智能車聯網基礎建設者”,福特中國市場營銷及售后服務部副總裁劉曰海亦表達了對中國汽車行業智能化發展的信心,“福特希望充分參與其中,從而讓中國民眾出行更加便捷”。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新趨勢給市場參與者帶來了新商機。加之汽車行業開放程度加大,進口關稅下調、進口管理環節簡化,特別是合資股比限制和合資企業數量限制放寬等政策紅利頻出,在華跨國車企料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王俠指出,在此情況下,跨國車企要摒棄強者通吃的思維方式,與中國企業尋求更加多樣的合作模式。“未來中國汽車市場一定是跨國企業和中國車企、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整車企業和高科技公司、制造商和服務運營平臺之間跨界融合、協同共贏的全新生態。”(完) (記者 王恩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