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青島市發布《青島市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主線,突出海洋科技特色,聚焦科技成果源頭供給、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深化開放協同、提升服務能力、強化成果產業承接、創新體制機制等重點任務,加快構建“源頭供給——轉化服務——產業培育”工作鏈條,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根據《方案》,到2020年,青島市將實現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30件,PCT國際專利年申請量達到1000件;爭創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15家以上,培育各類技術轉移機構100家以上、技術轉移人才1000名以上;海洋技術合同成交額25億元、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200億元,年均增長分別達到20%、15%以上。
深化與省內理工類院所產學研合作
2017年10月,科技部下文批復支持山東省建設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青島市將發揮海洋科技優勢,重點建設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集聚區。
此次我市發布的《方案》,首先強調要增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源頭供給,繼續加強建設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家重大海洋創新平臺,打造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高地;繼續強化高端研發機構引進,并明確提出要深化與省科學院以及省內理工類大學、研究機構產學研合作,為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提供源頭支撐;鼓勵高校圍繞地方產業設置學科專業,成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特色孵化載體;靶向新興產業,在組織實施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業創新領軍人才、青年創新人才計劃時,加大重點產業領域指標占比。
形成“一總多分”海洋科技轉移體系
2014年,我市獲批建設國家唯一的海洋技術轉移中心。以該中心為引領,我市將依托涉海大學、科研院所和領軍企業,布局建設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專業領域分中心,形成“一總多分”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
同時,我市還將形成以青島技術交易市場為中心,以區域分市場為樞紐,以大學和科研院所、骨干企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為支點,互聯互通的技術市場工作網絡。
我市將支持引進國內外知名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和國際技術轉移項目,依托青島大學等駐青高校共建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將高層次科技服務業人才納入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支持范圍。通過各項措施,完善我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
打造更多全國領跑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深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開放協同。今年5月以來,我市啟動大型產學研專項對接行動,迄今已促成合作協議150余項。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實現科技成果供給端與企業需求端精準對接,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同時積極推動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化、促進技術轉移國際化。
提升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能力。我市將做強股權融資,完善“智庫基金—孵化器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基金—產業育成基金”投資鏈條,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還要做大債權融資、做實股債聯動,豐富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
通過提升服務壯大科技型企業,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業承接,優選一批科技型骨干企業強化精準服務,打造更多全國行業領跑、全球知名的創新型領軍企業。鼓勵大企業圍繞產業鏈創新鏈開放共享資源,引進國內外知名孵化運營機構共建國際孵化器、離岸孵化器。支持區(市)突出特色,聚焦虛擬現實、海洋裝備、機器人等領域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集聚創新示范區。
探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權益混合所有制改革
為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我市將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建立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機制,提高科研人員轉化收益比例。探索大學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權益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單位與科研人員之間通過約定進行知識產權獎勵。支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及離崗創新創業。
我市將開展科技成果集成熟化試點,支持專業機構對大學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二次開發和集成熟化。建立科技成果定價免責機制,在勤勉盡責前提下,免除因科技成果轉化后續價值變化而產生的定價決策責任。(記者 王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