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上海唯一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市北高新園區是上海科創中心的主要承載區,同時也是上海靜安區打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9月18日下午,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靜安國際大數據主題論壇上,上海市北高新園區正式對外發布了《全力打造大數據產業之都,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大數據資源高度匯聚、大數據基礎設施國際領先、大數據人才充分匯聚、大數據創新應用先行先試、大數據標準制定全國引領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地,成為上海全球科創中心的“數據核”和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數據港”。
上海市北高新園區成立于1992年,是上海傳統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示范樣本。作為目前上海唯一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市北高新園區是上海科創中心的主要承載區,同時也是上海靜安區打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下旬,上海靜安區出臺了《加快建設國家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明確將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而上海市北高新園區的產業發展定位也得以明確,未來將重點打造成為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和全球競爭力的品牌園區。
目前,上海已經邁入大數據高速發展的新階段。自2017年被授予“上海市大數據促進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試驗區”以來,上海靜安區以市北高新園區為龍頭,打造上海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功能區,已經形成了創新基地、數據交易機構、發展聯盟、研究中心和產業基金五位一體的大數據生態體系布局。
據介紹,目前上海市北高新園區已經積聚了185家行業隱形冠軍及具有領頭羊潛質的大數據企業,實現了從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和數據展示應用為核心的大數據全產業鏈布局。統計數據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園區企業實現總營收1006億元,繳稅接近60億元。
未來三年,上海市北高新園區為實現“大數據產業之都”的建設目標,此次發布的《行動計劃》還提出重點實施8大創新行動和19項具體計劃:
“8大創新行動”包括:全球數據服務商伙伴行動、傳統產業大數據賦能行動、大數據應用場景示范行動、大數據領軍人才引培行動、大數據高端平臺支撐行動、大數據產業之都空間優化行動、大數據產業之都公共傳播行動和長三角大數據協同創新行動。
“19項具體計劃”包括:大數據龍頭企業集聚、獨角獸企業引培、國際組織招引、傳統產業賦能、重點領域應用、領軍人才匯聚、產業智庫組建、產業地標建設、全球品牌傳播、長三角大數據產業協同等。
此外,《行動計劃》還從“數據資源、人才集聚、產業發展、創新及應用、發展環境、品牌影響”六個方面初步擬定了建設“大數據產業之都”的量化指標體系,為上海市北園區的未來建設奠定一定的基礎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