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起源于2008年一名叫“中本聰”的日本技術極客發表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在論文中中本聰設計了基于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其中,比特幣的網絡交易相關信息儲存于一個個帶有時間戳的數據區塊(blocks)中,這些數據區塊首尾相連形成鏈式的數據結構,區塊鏈的概念由此而來。區塊鏈技術在誕生之日起就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它被認為是繼工業革命、互聯網革命之后最有可能引發技術、產業甚至是社會協作方式變革的顛覆式創新。區塊鏈技術的重要創新是通過純數學方法以及分布式的結構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特別是對于金融等行業中跨主體之間缺乏信任的領域,區塊鏈都將有用武之地,因此,金融領域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區塊鏈技術有望構建新的金融底層技術架構,加速金融科技創新,提高金融運行效率,甚至重塑信用傳遞交換機制。區塊鏈技術作為金融科技的重要創新領域,受到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業的廣泛關注,研究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創新已經成為商業銀行金融科技戰略的重要方向之一。
商業銀行區塊鏈技術業務應用框架
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為傳統金融轉型提供了新動力,特別是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被傳統金融機構寄予厚望。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以區塊鏈技術顛覆金融底層基礎設施架構
金融基礎設施一般包括支付清算系統、中央證券存管系統、結算系統等。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點對點交易和分布式記賬,保證了交易能夠快速反應在每個交易參與者的賬本中,實現了交易與清算的同步,顛覆了傳統金融集中式賬務體系和系統底層技術實現,有助于構建新的基礎設施和流程,從而提高金融市場運轉效率。例如,運用區塊鏈為當前非法定數字貨幣構建底層技術實現、構造全新的支付清算體系等。
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時間戳、非對稱加密等技術和方法的組合使用為實現數字貨幣提供了借鑒?;趨^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對促進社會、經濟、生活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助于構建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完善支付清算體系,提高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提質增效;二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運用密碼學算法可以保證安全性,其本身信息可追溯的特點有助于減少洗錢、偷稅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對維護金融穩定有重要作用;三是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能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等環節高昂的成本,提升經濟活動效率、便利性和透明度。
跨境支付。跨境支付主要包括銀行電匯、第三方支付和提現等方式,但均存在手續費高、流程繁瑣、周期長等缺點。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能夠實現去中介化,摒棄中轉銀行和中介組織,完成點對點且成本低廉的跨境支付,縮短了轉賬周期,節約了大量中介成本。根據麥肯錫研究報告,基于區塊鏈的B2B跨境支付結算業務可以使每次的交易成本從26美元降低至15美元。
區塊鏈技術有助于優化商業銀行融資類業務流程
例如,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可信機制、信息透明和不可篡改等特征有助于降低商業銀行數字票據、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信任成本,提高業務效率。
數據存證和數字票據。區塊鏈技術基于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加密算法和時間戳技術,保證了數據信息在記錄、傳輸、存儲的過程中不可被篡改,實現數據信息的可信。數據存證即通過外界手段保證數據信息作為證據不可被偽造和銷毀。區塊鏈保證數據不可篡改的特征能夠有效解決數字存證問題。其中,數字票據可以看作數據存證應用之一。傳統票據領域都是典型依賴第三方中介來保證交易安全可靠。區塊鏈能提供技術保障實現去中介化,減少交易的中介環節,在避免差錯的同時降低交易時間和交易成本?;趨^塊鏈的數字票據不僅具有傳統電子票據的功能和優點,同時融入了區塊鏈的優勢,成為更安全、更有效率、更智能的票據形態。它有以下幾點優勢:一是區塊鏈不可篡改和全網透明的特點有助于避免賴賬、一票多賣、電票打款背書不同步的問題;二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架構不再需要集中搭建和維護中心服務器,降低維護成本的同時減少中心化帶來的集中風險;三是降低票據監管成本。區塊鏈的可追溯特性使得監管調閱成本降低,通過在監管規則中建立智能合約實現監管的公平和全覆蓋。
供應鏈金融和貿易融資。傳統供應鏈金融和貿易融資業務流程復雜,處理環節眾多,涉及大量交易單據和憑證在各個節點進行傳遞,不但成本高,而且極易出錯。通過區塊鏈技術利用全局統一的分布式賬本存儲業務信息,由智能合約執行業務邏輯,使得各個節點一致性地處理這些流程,降低交易風險,保證各方權益。
區塊鏈技術有助于解決金融市場活動中的資產確權問題
資產權益認證。區塊鏈去中心的數據架構使得數據記錄完整地存放于每個參與節點,數據的冗余性使得數據記錄變得可靠,這可用于各類金融產品交易中資產權益的證明。
其中股權證明是應用較多的領域。在無第三方機構參與的情況下,股權所有者憑借私鑰證明股權的所有權,并通過區塊鏈轉讓給下家,整個過程透明、可靠、清晰,避免了不必要的糾紛。
金融行業區塊鏈技術應用案例分析
跨境支付與結算
典型案例
招商銀行跨境直連清算。2017年2月,招商銀行在成功完成了基于區塊鏈技術跨境直聯清算業務的模型驗證和模擬系統試運行半年后,率先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銀行的核心系統,即基于區塊鏈的跨境清算系統,實現全球現金管理領域的跨境直聯清算、全球賬戶統一視圖以及跨境資金歸集三大功能。通過該區塊鏈系統,招商銀行解決了包括香港分行等5個分行和1家子行共6家境外機構原先只能與總行直聯但不能實現海外分支行之間直聯互通的問題,并將6分鐘的報文轉發時間降低到秒級,極大提高了交易效率。此外,這一基于區塊鏈系統的分布式架構降低了由于核心節點故障而影響整個系統的可能,提高了系統的高可用性。新的參與者也可快速部署加入系統,提高了系統可擴展性。
Ripple跨境結算。Ripple瑞波是美國一家提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結算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公司。Ripple構建了一個沒有中央節點的P2P支付網絡和實現了Ripple網絡金融傳輸協議,為全球銀行、支付服務提供商、外貿企業、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提供了新的全球金融結算解決方案,實現了去中心化的跨境支付與清算功能,有望取代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網絡。通過Ripple提供的跨境轉賬平臺,在沒有中心化機構參與的情況下,全球各銀行可以基于瑞波幣(XRP)作為貨幣兌換的中間單位,通過Ripple網絡實現實時的點對點跨國轉賬,且跨國支付與跨行異地支付費用低廉。
SWIFT跨境支付。SWIFT探索區塊鏈技術如何通過加速賬目核對流程來節約國際往來賬成本。往來賬戶通常被銀行用于在國際上存儲資金,從而進行跨境交易結算。自2017年4月起,SWIFT使用由Linux基金會領導的超級賬本項目Fabric區塊鏈實施作為這種概念驗證的技術基礎。參與這項區塊鏈試驗的成員包括巴黎銀行、紐約梅隆銀行、富國銀行、荷蘭銀行、南非聯合銀行集團、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渣打銀行和西太平洋銀行等。
價值分析
區塊鏈技術具有安全、透明、點對點等特性,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與清算應用,弱化了中心機構組織的角色,能夠實現全天候、點對點、快速實時的跨境支付,在保證跨境匯款的安全性的同時,提高了交易結算速度,降低了中介成本,從而有助于滿足跨境支付清算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需求。
數字票據與存證
典型案例
摩根士丹利區塊鏈備份平臺。摩根士丹利和紐約梅隆銀行正在利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平臺來維護備份記錄和處理交易,該區塊鏈平臺通過利用加密簽名和時間戳,為銀行備份交易結算記錄以及通過金融網絡鎖管理的資產轉賬記錄。
興業銀行區塊鏈防偽平臺。興業銀行利用區塊鏈分布式高可用、公開透明、數據不可篡改等技術特性,實現了一個高級別通用的區塊鏈存證防偽平臺,解決了傳統數據庫中存儲的關鍵業務信息數據容易被不法者輕易修改、刪除、覆蓋等問題。該區塊鏈存證防偽平臺提供了通用的數據防偽存證、數據驗證、歷史信息查詢與信息溯源等功能模塊和開放接口API,服務于興業銀行所有具有存證和防偽需求的各類業務系統,提升了業務系統防偽安全級別。
電子存證區塊鏈聯盟“法鏈”是包括Onchain、微軟(中國)以及法大大等多方建立的開放式區塊鏈聯盟,該聯盟旨在共同參與、建立、維護和運營區塊鏈電子存證系統“法鏈”,使得電子存證相關的法律服務變得更加可信、高效和安全。該系統將電子合同包括簽署時間、主體、哈希等“數字指紋”通過區塊鏈網絡分布式存儲于“法鏈”的各個參與成員節點,實現電子合同的不可篡改和數據不可丟失,滿足電子證據司法存證要求。
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合作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了國內信用證應用系統原型,解決企業間的互信問題。該系統實現了國內信用證電開、電子交單、中文報文傳輸等功能,銀行解決了交易雙方的互信性和電子數據傳遞等一系列問題。相比傳統業務系統,新系統從信開到電開、從紙質寄單到電子交單的轉變,降低了時間成本和郵寄成本;客戶可以通過網銀等渠道實時查詢完整的業務鏈條進展情況,增加了業務透明度;同時未來通過引入物流、國稅等相關機構,業務和單據的真實性可以得到保證,降低風險。
價值分析
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使參與節點都有獨立的、完整的交易賬本,數據信息具有一致性、實時性、不可篡改性等特點。其相比于傳統系統,具有如表1的優勢。
供應鏈金融
典型案例
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浙商銀行開發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應收款鏈平臺”,服務于企業應收賬款的簽發、承兌、保兌、支付、轉讓、質押、兌付等業務,有效解決了應收賬款等信息易被篡改和偽造等問題,保證了應收賬款等相關信息的高可信。與此同時,該平臺將應收賬款改造為高效、安全的電子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有助于企業盤活流動資產和加快資金周轉,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中國農業銀行“E鏈貸”。中國農業銀行發布面向“三農”客戶提供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商供應鏈融資產品—“E鏈貸”,有助于解決傳統涉農信貸業務中信息不對稱、管理成本高、授信用信場景線上難度大等問題。“E鏈貸”整合、分析、挖掘和利用農行涉農電商數據,向電商供應鏈的法人客戶提供完整的電商融資服務,功能包括訂單采購、批量授信、靈活定價、自動審批、受托支付、自助還款等。
巴克萊銀行—信用證與提貨單流轉。巴克萊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貿易金融和供應鏈業務領域,通過將信用證和提貨單以及國際貿易流程等相關文件數據登記在區塊鏈上,實現對文件數據驗證和防篡改功能。該區塊鏈解決方案能夠替代銀行的人工信用證處理流程,同時無需第三方繁瑣認證,實現點對點完全透明化,在提高處理效率的同時降低風險。
價值分析
區塊鏈技術保證了產業鏈經濟活動各環節的數據記錄不可篡改且完整可追溯,有利于建立規范運營的監管體系,促進產業鏈的健康良性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與產業鏈的穩定性。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系統,保證了中小企業相關業務經營數據真實可靠,有助于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幫助中小企業
融資并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資產證券化
典型案例
京東金融區塊鏈資產管理系統。京東金融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資產云工廠底層資產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區塊鏈技術保證了消費金融服務公司的底層資產數據真實性,且不可纂改,保證了消費金融服務公司資產可信,節約了機構投資者盡職調查投入的費用,由此降低了融資成本。此外,該系統通過分布式記賬技術和共識機制實現了各家機構間信息和資金的實時同步,有效解決了機構間繁瑣的對賬清算問題。
百度金融資產證券化上線。2017年5月,百度金融與華能信托等多家合作方聯合發行國內首單基于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項目,發行規模達4.24億元。在該項目中,包括百度金融、信托、券商、律所、資產生產方等多家參與各機構構成了聯盟鏈節點。同時,該項目基于百度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BaaS實現底層數據存儲、交易和驗證,保證了ABS“真資產”屬性和資產交易的透明化運作,解決了交易各方對底層證券化資產質量真實性信任問題的行業痛點。
價值分析
將區塊鏈技術的共識算法、不可篡改和分布式特性,用于解決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存在的數據分享和驗證難題,有助于優化資產證券化的發行、交易、清算、結算環節。此外,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可以簡化冗長的交易流程,提高了業務效率、安全性、透明度,降低了成本。同時,區塊鏈系統可為監管機構提供不可篡改的歷史記錄,有助于監管機構發現金融市場中違規違法問題,降低金融風險。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6IN”框架
區塊鏈技術采用分布式節點與共識機制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其中共識機制保證了分布式架構下的數據一致性;運用時序的鏈式數據結構來保證事務的不可逆性,以此驗證和存儲數據;運用密碼學技術手段來保證數據訪問、查詢和傳輸的安全性;運用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正是區塊鏈的這些關鍵技術要點使得它被賦予“信任機器”的美譽。因此,區塊鏈在極度依賴信任并以此開展商業活動的金融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實際上,區塊鏈本質上是對信息的生成、存儲、交換和流通等活動的一種管理技術實現?;谛畔?INFORMATION)的視角,本文提出區塊鏈技術應用的“6IN”框架,“6”代表區塊鏈技術在信息運用的6個方面存在應用場景,“IN”代表是對信息(INFORMATION)的運用,分別是信息存證、信息溯源、信息共享、信息公示、信息(智能)交互、信息(智能)管理。信息存證是基于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對信息進行保存,以實現信息保存的完整性、真實性,達到防偽目的。信息溯源是將區塊鏈信息存證應用于企業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以實現信息不可篡改和追溯的功能。在多主體參與的商業活動中,信息共享通常是繞不開的話題;區塊鏈技術能夠在保證數據隱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信息公示是基于區塊鏈技術保護下的公開傳播,如區塊鏈能夠實現音樂、電子書等數字產品的版權保護并公開傳播。信息在流通中必然會涉及信息(智能)交互,基于區塊鏈技術,信息能夠實現在一定規則下的自動、智能交互。例如在具有支付功能的智能合約中,一旦觸發支付規則,系統隨機發出支付指令。信息(智能)管理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對上述5類信息運行情況的綜合管理??偟膩碚f,互聯網技術實現了信息的自由流動,區塊鏈技術則實現了信息的可信管理,有助于數字化經濟的發展。
結語
區塊鏈作為金融科技的重要創新領域,符合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戰略方向,國內商業銀行應及早布局區塊鏈技術應用。當前,金融領域亟待制定統一的區塊鏈技術行業標準和協議框架,商業銀行應積極參與金融領域區塊鏈行業標準和協議制定,有助于在與國際金融機構的競爭中占領制高點。此外,區塊鏈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商業銀行應密切關注技術發展動向,包括安全、效率、容量、時效等應用瓶頸方面的最新成果,評估技術應用的成熟度和可行性,同時對區塊鏈密碼技術的發展給予高度關注與積極投入。最后,商業銀行結合自身業務發展特點,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與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選取業務場景進行試驗和應用,加快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務中的應用創新。作者:王彥博 王連誠 劉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