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資料圖) 陳驥旻 攝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項目,將有望引入移動支付。
記者26日從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員會獲悉,2018年初,賴智明、陳丹丹、梁文昌等共38名廣東省政協委員聯合提出《通過粵港澳E證通推動大灣區居民移動跨境金融服務建設》的提案。據介紹,粵港澳“E證通”是由騰訊等機構推出的跨境實名認證平臺。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經會商廣東省公安廳、省港澳辦、省金融辦等部門,對上述提案辦理結果作出答復。答復顯示,廣東方面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移動支付無障礙示范區建設,聯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等,積極推進移動支付在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粵港澳穿梭巴士等跨境項目應用,將滿足大灣區居民移動支付服務便利化需求。
該答復指出,廣東重視大灣區居民移動跨境金融服務建設,粵港、粵澳支付結算合作以及促進粵港澳三地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議題,已納入粵港、粵澳金融合作例會的固定會議內容。
據介紹,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會同有關主管部門,繼續加強推動粵港澳居民移動跨境金融服務建設,從需求迫切、應用場景清晰的業務出發,用新技術和新手段創新跨境證券、保險、移動支付等金融服務,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資金流、信息流互聯互通,支持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建設。
針對提案建議讓港澳居民應用粵港澳“E證通”進行遠程開立內地銀行賬戶,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答復中稱,根據相關規定,目前港澳居民暫不能遠程開立內地銀行結算賬戶和外匯賬戶,只可通過柜面辦理。下一步該行將對港澳居民的這一需求開展調研。
對于提案建議允許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E證通”的電子回鄉證開立內地銀行賬戶,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認為,應先由有關主管部門從法律層面上對電子身份證件的地位進行確認,使銀行能夠落實客戶身份實名制與盡職調查等要求。(完) (程景偉 邵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