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全國首張綠色能源資產區塊鏈證書在貴州“第二屆2018中國電力工程EPC總承包大會暨一帶一路電力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這意味著區塊鏈在綠色能源資產領域的落地進程中又邁出了一步。
此次綠色能源資產區塊鏈證書的發布方是浙江陽光智聯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智聯),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的“ORC低溫廢熱環保發電設備”、新能源產業龍頭企業超威電力和晶科電力的“儲能設備”及“光伏電站”等成為國內首批經區塊鏈技術認證的優質綠色資產項目。
陽光智聯創始人兼CEO王一棟介紹,基于區塊鏈、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陽光智聯可以為各類企業大量碎片化的綠色資產及設備提供從數據可靠采集、可信存儲、溯源、登記、確權、交易、審計、認證等”全生命周期”的可信數字化解決方案及專業化資產管理和投融資服務。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和鼓勵綠色產業、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能源電力結構正在從集中式向“集中式+分布式”轉變,光伏電站、儲能設備、充電樁等構成了分布式能源網絡。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以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例,它自帶金融資產屬性。電站建成以后,差不多有20~30年的運營周期,期間會多次發生資產的流通、周轉、融資等等一系列的交易,每一次交易都需要證明資產的運行情況,比如歷史發電量、損耗率等等。對于投資額度在億元級別以上的大型電站,在交易過程中,會去找專業的第三方認證公司出具質量認證報告,比方說像TÜV萊茵這種能源領域的國際權威的認證機構,此外還會涉及到會計、法律、技術等等一系列的認證。
對于大型電站的認證需要付出人力、時間等成本,而如果未來都是分布式、碎片化的數十億計綠色能源設備,用上述模式,顯然收益和成本是不匹配的。
陽光智聯采用聯盟鏈的形式,將第三方服務機構如認證核證機構、銀行及融資租賃等金融機構、財務審計及律師事務所、各類交易所等作為聯盟鏈作為可信節點方,通過共識算法及智能合約形成跨領域協作的信任機制,同時結合物聯網技術,實現源頭數據的可信采集、可信存儲、溯源、登記、確權、交易、審計、認證,免去線下認證的環節,提高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王一棟告訴巴比特:“數字證書發出來以后,未來用于融資、貸款、資產證券化,成本就會比較低,效率比較高。比方一套二三百萬建成的電站設備,運行幾年之后,要轉讓或者抵押,很難請到律師、工程師專門去現場看一下這套設備好不好,因為成本是很高的,效率也不高。通過我們這套系統,電站從安裝第一天數據就上鏈了,而且是各方信任節點記賬,形成的資產報告可信度就非常高。 ”
據測算,企業通過資產上鏈,可有效降低資產管理、運維和投融資等各類成本30%以上,審核及盡調等流程效率95%以上,實現低成本批量化的高質量服務。麥肯錫預測,為降低交易和管理成本,未來五年中國將有15%-20%即6000億-8000億的綠色資產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可信數字化管理及投融資交易。
陽光智聯是一家“綠色資產+金融區塊鏈”創新公司,致力于打造國內首個分布式可信數字化綠色資產管理及金融科技專業化服務平臺,創始人王一棟曾在網易金融擔任CEO。目前已與中國電信、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浙商證券、財通證券、TÜV萊茵、正泰集團、超威電力、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趣鏈科技、電圈子集團等達成戰略合作伙伴、產學研和聯盟關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