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本月公布的數據,整個二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1179億美元,環比增長6%,同比漲幅超過兩成。
根據公告,英特爾、美國超微半導體、高通、恩智浦半導體、意法半導體等企業二季度的營收同比增幅在4%至53%不等。其中,超微半導體的季度營收同比大增53%。而在三星的季度業績報告中,芯片仍是最賺錢的業務,該板塊的營業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1.6萬億韓元,同比上升45%。
集邦咨詢拓璞產業研究院經理林建宏對上證報記者分析稱,半導體產品的單價提升應作為提振業績的因素之一。在半導體細分產品中,記憶體產品價格上漲最為顯著,二極管平均單價也出現上漲。
他表示,過往半導體產業有景氣循環的特性,下半年需求旺盛,在預期可能會出現供需緊張導致漲價與缺貨的情況下,廠商上半年提前備貨的可能性也存在。從泛消費性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情況看,今年上半年確實呈現“淡季不淡”的情況。
海外半導體巨頭的亮眼業績也有望出現在國內企業身上。林建宏認為,中國封測廠有較多的國際訂單,較容易出現國內企業營收與國際接軌的情況。在中國代工廠端,半導體材料晶元體單價上升使得銷售單價上升,因此相關企業的營收有機會呈現增長,但因先進制程仍處弱勢,增長幅度不會太大。
基于上半年的市況,一些企業已經在調升相關業務部門的業績展望。日本索尼公司便宣布,將半導體業務的全年獲利預估上調2000億日元。
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運用,有望帶來新的盈利機會。林建宏注意到,美國地區購買半導體的數量與金額在各地區中同比增幅最大,這一變化主要是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影響。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技術將分別從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兩個方向替半導體產業找出新的銷售機會。
高通本月表示,預計適用智能手表、連接喇叭和手機芯片核心業務以外其他“物聯網”設備的半導體芯片,在本會計年度將為公司帶來逾10億美元營收。8月8日,韓國三星電子表示,其母公司三星集團將在未來3年內向人工智能等領域投資220億美元,計劃大幅提高人工智能研發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