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需求持續提升,帶動上游材料行業快速成長。儲能行業具有持續的成長動力,而其中新型儲能占比不斷提升,2021年電化學儲能占比提升至11.8%,預測我國新型儲能市場未來5年將獲得高速發展,復合增速將在50%以上,將帶動上游儲能電池材料獲得快速發展。根據儲能行業的發展特點,目前形成了以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為主要路線,鈉電池快速優化形成部分替代,多種電池路線補充的發展格局。
磷酸鐵鋰電池:電化學儲能主力軍,現階段最為成熟路線,跟隨行業獲得快速成長。磷酸鐵鋰電池循環性能極好,具有安全性與穩定性,性價比優勢突出。產業鏈發展相對成熟,行業產能擴充充足,未來伴隨新產能投放,還將有進一步降本空間,是現階段和未來都具有發展潛力的主要路線。目前行業內有規劃的產能將達到800萬噸以上,有落地可行性的產能也將達到460萬噸以上,伴隨未來競爭逐步激烈,具有產業鏈優勢的企業將有成本優勢,有望獲得相對較好盈利空間,建議關注全產業鏈化工企業,比如磷化工企業。
鈉離子電池:來源廣泛,更好的降本空間,有望獲得加速發展。鈉離子電池成本相對較低(BOM成本0.3元/Wh,約為鋰價正常情況下鋰電池的70%)、工作溫區寬、安全性能好;但其理論循環性能與能量密度均弱于鋰電池。原理類似于鋰離子電池,具有一定的產業化基礎,電解液、薄膜、集流體可沿用鋰電體系,其中集流體可采用雙鋁箔體系進一步提升成本優勢。未來若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完善將總體成本降至0.5元/Wh以下,循環壽命及能量密度獲得突破,有望帶動行業獲得快速發展。
鉛蓄電池:市場在儲能領域中滲透率仍然較低,鉛碳替換有望帶來新機遇。2021年我國鉛蓄電池產量2.3億千伏安時,預計后續產量跟隨需求端維持2%的速度增長,伴隨鉛碳電池的出現對電池的比功率、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有大幅提高,鉛蓄電池借助成本方面的優勢仍有應用空間和潛力。
釩電池:長時儲能的重要發展方向。全釩液流電池憑借安全性與壽命長等優勢長時儲能的主要方案之一。釩電池電解液的制備仰賴于上游V2O5的供給,若國內釩電池新增裝機量從21年的0.13GW升至25年的2.3GW,對應V2O5的需求將從0.12萬噸增至2.07萬噸,有望帶動釩資源需求提升。
鐵-鉻液流電池技術較為成熟且電解液成本更低,三氯化鉻是鐵-鉻液流電池負極電解液的主要成分,成本占比較高,若產業化順利推進,將對鉻鹽需求帶來較大的邊際增量。
投資建議
新型儲能在政策等需求帶動下獲得快速提升,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帶動上游電池材料快速發展,磷酸鐵鋰行業建議關注具有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的成本優勢企業,鈉離子電池仍處于不斷研發優化過程,建議關注先期布局的中自科技、百合花、元力股份、七彩化學等。
關鍵詞: 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