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8日收盤,本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板塊下跌4.41%,相對滬深300指數領先0.97pct,在中信30個板塊中位列第17,排名較上周上升。從估值來看,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估值在三季報業績兌現背景下為33.95倍,為2020年初以來行業最低估值。
子板塊漲跌幅:太陽能(0.56%),輸變電設備(-4.73%),核電(-4.98%),配電設備(-6.87%),風電(-7.67%),鋰電池(-10.07%),儲能(-11.79%)。
股價漲幅前五名:友訊達、ST天龍、天合光能、科威爾、金辰股份
股價跌幅前五名:南都電源、科力爾、炬華科技、新風光、天能重工
投資策略及行業重點推薦:
新能源車:預計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91萬輛,同比+11.4%;其中新能源零售銷量預計55萬輛,同比+73.5%,滲透率28.8%。小鵬G9正式開啟交付,新能源市場中不斷涌現的新產品有望從消費端來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維持高景氣度。建議關注比亞迪、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孚能科技、欣旺達、鵬輝能源、璞泰來、杉杉股份、中科電氣、恩捷股份、諾德股份、天奈科技、永太科技、天奇股份、眾源新材等。
光伏:硅料價格迎來拐點,光伏玻璃價格接近階段性底部。10月26日,硅料價格下跌1-2元/kg,拐點已現。本周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促進光伏產業鏈健康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以紓解光伏產業鏈上下游產能、價格堵點。據SMM統計,9月國內多晶硅產量7.62萬噸,環比增長23%,9月多晶硅進口0.73萬噸,環比降19.1%,硅料缺口持續緩解。我們認為硅料價格有望迎來拐點,長期看下游毛利將提高,同時帶動集中式電站放量,輔材將持續受益,尤其是光伏玻璃供需關系有望收緊,價格已觸及階段性底部。我們重點推薦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東方日升、愛康科技、福萊特、亞瑪頓。建議關注中信博、福斯特、海優新材。
風電:部分風電企業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招標維持高景氣。本周,部分風電企業披露三季度報告,業績不及預期。主要原因為下游裝機不及預期,9月風電新增裝機僅為3GW,海風裝機受去年搶裝影響導致需求透支、陽江臺風等不利因素影響,預計今年新增海風裝機為5-6GW(2021年裝機并網16.9GW);明年海陸裝機需求明確,截至2022年10月28日,我國風電招標93.5GW,其中陸風73.0GW,海風20.5GW(含框架競標),均創歷史新高;遠期規劃方面,根據風芒能源統計,截至目前已出爐的沿海省市海上風電規劃接近200GW,現有40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24GW)有序推進,我國海上風電平價可期。
電網設備:國家能源局公布了1-9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電網工程完成投資3154億元,同比增長9.1%,單9月電網工程完成487億,同比增長1.04%,經濟壓力之下,四季度整體或將迎來建設高峰,同時國家電網將堅持220千伏及以上在運變電站一鍵順控“能改則改”,預計到“十四五”末,220千伏及以上、110千伏及以上在運變電站一鍵順控應用比例將分別達95%和55%。結合電網基建與電網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我們認為未來長期內偏二次設備類的公司將獲得更高的成長速度,建議關注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四方股份、國電南自、東方電子等。
儲能:10月27日,國家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監測信息平臺揭牌,目前多地開始制定標準和政策來規范儲能電站,但是各地標準不統一,在實際執行中存在諸多問題,我們預計后續儲能安全領域還將出臺更為規范的國家標準。隨著儲能安全標準愈發嚴格,對于儲能熱失控管理的需求由被動響應轉為主動預防,技術壁壘相應提升。建議關注儲能溫控相關標的英維克、同飛股份、申菱環境;儲能消防相關標的青鳥消防、國安達。
綠電:9月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同比+43.5%,當前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59.9%,全國工業用電量/制造業用電量同比+3.6%/1.9%,山東省23年或將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用電量穩步提升疊加市場化電價,發電企業持續受益。截至9月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48.7%,水電/火電/生物質分別同比+5.8%/+2.4%/+14.8%,風電/光伏分別同比+16.9%/+28.8%,新能源裝機增速持續高速增長。可再生能源項目核查第一批公示,補貼有望加速發放。CCER市場將重啟,買方更加多元化,新能源運營有望增厚利潤。重點推薦三峽能源、太陽能、中國核電。
本周推薦投資組合:
比亞迪、貝特瑞、璞泰來、杉杉股份、中科電氣、恩捷股份、諾德股份、天奈科技、永太科技、雙良節能、上機數控、東方電纜、中天科技、三一重能、萬馬股份、國電南瑞、許繼電氣、亞瑪頓、帝科股份、陽光電源、固德威、錦浪科技、太陽能、中國核電、福萊特、隆華科技、阿石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