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戀愛綜藝真人秀(以下簡稱 " 戀綜 ")《我想認識你Ⅱ》之前曾在網上火了一段時間,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校園戀愛真人秀背后,是慘淡的現實。
據新京報報道稱,近一兩年來,由大學生自制的校園戀綜在互聯網上呈現井噴之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至少二十家高校學生發布了各自學校的校園戀綜,如南京大學《春日邂逅的戀愛》、浙江大學《浙大丘比特》、西南大學《天生之約》、福建師范大學《戀愛事務所》等,一度登上視頻熱榜。
象牙塔里的戀愛真人秀,遵守著商業世界平臺戀綜的制造邏輯:美好的顏值、浪漫的相遇,嗑不完的糖;但置身輿論場后也意味著爭議被放大,尤其越是名校生越可能面臨 " 不學無術 " 的批評和質疑。
大學里到底應該如何談愛?近日,教育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 " 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家庭家教家風必修課的建議 " 時表示,鼓勵高校加強戀愛心理教育。
或許,我們可以將校園戀綜的現象視為大學生探尋理想愛情樣本的一種實踐去探討,當下的年輕人如何看待愛情以及如何理解親密關系?大學需要什么樣的情感教育?
" 在流行文化中,愛情是一個具有絕對統治性的題材。從這個意義上看,戀綜并不是一個新的社會現象。校園戀綜跟真實生活更接近的時候,我們會將其理解為自己的一種經驗。"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劉陽告訴新京報記者," 嗑 CP 象征的愛情關系是我們所向往憧憬的,我們通過觀看別人的生活獲得這種經驗。"
一份媒體調查顯示,50.89% 受訪大學生將戀綜當作 " 戀愛課 ",希望從中學習如何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劉航并不指望從中獲得太多的戀愛技巧和愛情觀,她覺得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技巧難以對所有人有效,更重要的是,經營一段關系總會存在讓渡與妥協,她認為自己是個邊界感很強的人,也沒有戀愛天賦," 我可能就是愛無能。"
" 今天的大學跟過去有很多不一樣,現在的大學沒有成為一個避風港,越來越像社會,社會是什么樣,大學就是什么樣,這兩者之間沒有一堵防火墻。當你發現大學和社會越來越像的時候,那大學和社會遵守的法則也是一樣的,愛無能也是一樣的。" 劉陽說。
" 勇敢的閾值下降了,人們面臨愛情時開始掂量,值不值得呢?成本多少呢?系統的計算法則進入了生活世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