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藥控股廣州有限公司的一個物流中心里,一臺臺自主移動機器人正背著貨架,有條不紊地將貨箱運輸出庫。以往這一環節需要靠工作人員滿場走動來完成,每人每天要走3萬步。
這個物流中心運用的是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在2020年為其打造的一套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通過自主研發的移動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倉庫的整體運行模式進行智能化升級,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人工作業的難度和成本,推動物流中心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的轉變。
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科技部近日公布了《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首批支持建設十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是賦能技術,必須與應用場景結合才能發揮最大作用,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也在于豐富的應用場景,特別是實體經濟智能化升級,提供了豐富的場景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說。
這十個示范應用場景包括:智慧農場、智能港口、智能礦山、智能工廠、智慧家居、智能教育、自動駕駛、智能診療、智慧法院、智能供應鏈。
自動駕駛公交車是長沙市智能駕駛服務的一大亮點。依托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湖南湘江新區打造的“車—路—云”一體化協同智慧公交示范線全長7.8公里,沿途停靠11個站點。
“面對開放道路復雜的交通狀況,我不需要握方向盤,這臺無人駕駛公交車就可以沿預定線路,完成通過紅綠燈路口、轉彎、停靠等一系列動作。”坐在駕駛位的安全員何建成說。
今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基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機器人亮相各行各業的模擬應用場景中。
船舶、化工、火電等領域的自主可控機器人越來越多地投入到繁重且危險的任務中;智能機械臂可以在農場中精準且高效地為牲畜注射疫苗;智能醫療機器人可以輔助醫生開展血管介入手術、關節手術、骨骼手術……“機器人+應用場景”這一模式正逐步融入各行各業,并不斷走向縱深。
“加快場景創新,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和產業落地的關鍵驅動力。人工智能在重點行業的場景創新,將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經濟提質換擋夯實基礎。”曠視科技總裁付英波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