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儲能招標量大幅增長,據北極星儲能網統計,僅7月12日單日就有17個儲能項目招標發布,涉及新型儲能規模0.95GW/2.64GWh;另外山西省22年內已備案了34個百兆瓦時儲能電站項目,總規模超9.1GW/18.9GWh。
配儲政策強力驅動,國內儲能裝機大幅提速
截至22年7月,已有23個省區發布新能源配儲政策,新增風光項目通過自建或租用等方式的配儲比例大多位于10-25%,配置儲能時長一般要求2小時以上。據CESA, 22年上半年,我國新增電化學儲能392MW/919MWh,裝機功率及額定能量分別同比+70.2%和161.2%。據CNESA, 21年國內新增規劃及在建的新型儲能規模約為當年實際投運規模的十倍;另外13個省區規劃“十四五”期間新增儲能裝機將超過46.7GW,行業有望繼續高速發展。
下半年風光裝機向好,預計儲能將出現搶裝
據國家能源局, 22年1-5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23.71GW,同比增長139%,相較全年新增并網108GW的目標還有較大空間,大量項目將在下半年集中并網。并且隨著影響海風建設的不利因素減弱,結合大型化技術降本、地方補貼出臺,共同助推海風項目收益率的提升,下半年海風裝機規模有望實現顯著回升。預計在全國多地強制配儲的政策要求下,下半年風光裝機量的高增也將帶來儲能大規模搶裝,我們預計22年國內儲能功率需求同比增長132%,容量需求同比增長174%。
歐洲能源價格高升,經濟性推動儲能需求提升
2020年以來,受疫情、寒冬、主要天然氣出口國減少供應等多重因素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用電成本顯著上升,而光伏+儲能的平準化度電成本未來將持續下降,雙重因素導致投資回收周期縮短,培養了居民采購光儲系統的消費習慣,驅動歐洲戶用光儲的需求進一步提升。
技術路線明確,磷酸鐵鋰電池占據主導地位
6月2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政策,提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我們認為,未來儲能技術路線將進一步明確,磷酸鐵鋰電池將保持市場主流地位。當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處于供不應求的情況,相較去年同期各企業出廠均價大幅上漲195%,且市場份額相對集中, 2021年,前三大廠商合計占據我國54%的市場份額,龍頭業績或將大幅增長。
投資建議:關注彈性較大的變流器和電池環節
我們認為隨著國內市場化機制的完善,具備豐富項目經驗及強大產品力的廠商有望迅速搶占國內市場份額。并且隨著儲能行業安全標準的提升,具備更強技術實力的頭部企業將具備明顯競爭優勢。我們重點關注儲能變流器及系統集成龍頭陽光電源;受益于海外戶用儲能高速發展的固德威、 派能科技;優質電池企業鵬輝能源、寧德時代;磷酸鐵鋰材料頭部廠商德方納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