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廠商批發銷量221.4萬輛,同比增長41.3%,環比增長37.4%,上半年累計銷量1032.6萬輛,同比增長3.3%;6月零售194.3萬輛,同比增長22.6%,環比增長43.5%,上半年累計銷量926.1萬輛,同比下降7.2%。6月行業全面復工復產,購置稅減半政策開始實施,眾車企在此基礎上出臺不同程度的優惠政策,疊加地方性的優惠政策,6月銷量超預期復蘇。
新能源月銷創新高,16家車企月銷過萬
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57.1萬輛,同比增長141.4%,環比增長35.3%,批發滲透率分別為25.8%,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實施下未對新能源車銷量造成負面沖擊,環比恢復超預期,主要是供給持續改善+地方性優惠補貼政策驅動。其中,純電動批發銷量45.2萬輛,同/環比增長131.1%/39.5%,插電混動銷量11.9萬輛(比亞迪6.6萬輛),同比增長191.1%/21.3%。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246.7萬輛,同比增長122.9%。
分企業看,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破萬的車企有16家,比亞迪再創新高,特斯拉、蔚來恢復明顯,吉利表現亮眼:比亞迪133,762輛(環比+17%)、特斯拉中國78,906輛(環比+145%)、上汽通用五菱49,450輛(環比+33%)、吉利汽車29,671輛(環比+54%)、廣汽埃安24,109輛(環比+14.5%)、奇瑞汽車22,783輛(環比+5%)、南北大眾25,513輛(環比+85%)、上汽乘用車17,985輛(環比-13%)、長安汽車16,178輛(環比+36%)、長城汽車13,917輛(環比+20%)。新勢力中,小鵬15295輛(環比+51.1%),哪吒汽車13,157輛(環比+19.5%)、理想汽車13,024輛(環比+13.3%)、蔚來汽車12,961輛(環比+84.5%)、零跑汽車11,259輛(環比+11.8%),問界7,021輛(環比+40.3%)。南北大眾首次均銷量過萬(上汽大眾13,241輛、一汽大眾12,272輛)占據主流合資66%份額(環比+3pct)。
豪華車恢復,美系表現亮眼,比亞迪/吉利/長安引領自主
從結構上看,6月豪華車零售31萬輛,同比增長26.0%,環比增長74.0%,京、滬等主銷區環比改善;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82萬輛,同比增長12.0%,環比增長47%,其中日系市場份額21.5%(5月為20.9%),同/環比-1.7/+0.6pct,德系品牌份額22.7%(5月為23%),同/環比-0.3/-0.3pct,美系品牌份額10.2%(5月為6.9%),同/環比-0.5/+3.3pct。6月自主品牌零售81.0萬輛,同比增長35.0%,環比增長31.0%,6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42.5%(5月為46.3%),比亞迪、吉利、長安引領自主,6月零售市場份額分別為6.8%、5.3%、5.5%。
6月銷量超預期,下半年多家車企重磅新車相繼上市/交付,行業景氣持續強化,普漲過后是分化,聚焦一體化壓鑄、乘用車座椅國產化、座艙&駕駛智能化。
汽車板塊在4月中下旬達到“預期+銷量+業績”三重底,告別至暗時刻后行業進入復蘇三部曲,基于供給的恢復、需求在刺激下得以釋放以及成本緩和下基本面有望迎來反轉。三重底后是復蘇三部曲,當前復蘇三部曲進入第二階段,政策刺激+供應鏈恢復下乘用車產銷數據迎來轉折以及超預期,堅定看好行業的確定性復蘇,6月銷量再超預期,6月只是開始,Q3增速為年內最高,下半年重磅新車相繼上市/交付,行業景氣持續強化。當前時點,我們認為板塊經歷大幅普漲后將迎分化,去偽存真抓住真成長主線的投資機會,聚焦一體化壓鑄、乘用車座椅國產化、座艙&駕駛智能化!
【一體化壓鑄】從0到1的千億大賽道,22年產業化進程開始加速。重點推薦制造環節龍頭文燦股份,建議關注廣東鴻圖以及材料環節的立中集團。
【乘用車座椅國產化】不破不立,乘用車座椅產業鏈迎來歷史性國產化機遇。重點推薦上海沿浦、繼峰股份。
【座艙智能化】多點開花,全面升級,看好仍處于爆發初期,滲透率&ASP均具備較大提升空間的玻璃、聲學、車燈三大細分領域以及具備平臺化潛力的座艙Tier1。重點推薦玻璃龍頭福耀玻璃,建議關注具備平臺化潛力的華陽集團,以及聲學龍頭上聲電子。
【駕駛智能化】下半場勝負手,22年開始軍備競賽升級,搭載大算力SOC芯片以及激光雷達的智重磅智能新車陸續上市,應用層算法走向自研,城市NGP功能相繼落地,L3智能化加速,看好核心執行機構線控底盤,重點推薦具備整合整個線控底盤能力的伯特利、拓普集團。
投資策略及重點推薦
整車領域,2022年自主崛起將持續演繹,國產新勢力和頭部自主在純電+混動+智能化三重驅動下開啟崛起大周期:1)純電:供給進一步豐富,新平臺新車型爆款率大幅提升;2)自主迎來混動元年,挑戰10-20萬燃油車市場;3)智能化加速,自主優勢更為明顯。
零部件領域,隨著下游主機廠格局變化,新勢力和頭部自主市場份額將持續提高,電動智能時代車型迭代速度加快使得車企對零部件企業響應服務效率的要求大幅提升,過去固化的整零關系有望打破,國產零部件產業鏈順勢崛起,同時電動智能加速推進催生了大量增值零部件和產業新趨勢,看好國產崛起與電動智能雙擊的增量產業趨勢,持續重點推薦四大細分領域:一體化壓鑄、乘用車座椅國產化、駕駛智能化、座艙智能化。
乘用車:重點推薦比亞迪/吉利;建議關注長安/長城/廣汽/理想/小鵬/蔚來。
零部件:重點推薦福耀玻璃、星宇股份、拓普集團、伯特利(線控制動)、文燦股份(一體化壓鑄)、繼峰股份(乘用車座椅國產化)、上海沿浦(座椅骨架國產化)、新泉股份(特斯拉產業鏈)、中國汽研(檢測),重點關注華陽集團(HUD)、愛柯迪(輕量化)、上聲電子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