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解決公募基金行業目前專業適配性不夠、結構不平衡等問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平安觀點:
《意見》 16 項舉措完善頂層規劃, 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意見》對公募基金、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其他市場主體均做出指導: 1)對公募基金:放寬公募基金牌照限制; 支持資管機構差異化、專業化發展,鼓勵產品及業務守正創新;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 2)對投資者: 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提升對養老需求的服務水平;強化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投資者獲得感; 3)對監管機構和其他市場主體:明確監管職責邊界,提高違法違規打擊力度;強化行業合力,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我國公募基金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1)2019 年以來公募基金規模快速擴張,截至 2022Q1 公募基金規模達 25.14 萬億元, 規模較 2018 年接近翻倍。 2)貨基規模占比由 2018 的 63.15%下滑至 2022Q1 的 40.23%,但仍是最主要的基金產品; 權益類基金占比持續提升,股票型、混合型分別占比 8.19%、 21.19%,較 2018 年增加 2.48pct、 9.77pct。 3)基金公司頭部格局較為穩固,易方達、華夏基金、廣發基金非貨基資產凈值排名前三;行業集中度變化不大, 2022Q1 非貨基規模 CR5、 CR10 分別20.32%、 37.74%。
政策支持+需求旺盛,公募基金需加快供給側能力建設。 隨著《意見》放開公募基金牌照限制,券商、險企、銀行等金融機構可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申請牌照、設計公募基金產品、完善大財富管理業務布局, 公募基金產品供給將進一步豐富。在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居民理財需求升級,個人養老金頂層制度落地等多方面作用下,公募基金市場有望持續擴容。此次《意見》一方面延續近年來對于公募基金發展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也對于行業發展、規范創新提出新的要求,公募基金在供給端需加快能力建設,以匹配不斷升級的財富管理需求和資本市場發展。
投資建議:《意見》明確了公募基金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推動各類資管機構進一步轉型升級,對公募基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建議關注基金銷售龍頭平臺東方財富,公募基金業務優勢突出的廣發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以及產品力、服務能力、品牌力均領先的龍頭綜合券商中信證券、中金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