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水泥熟料價格較春節前累計漲幅高達80元/噸,水泥并不同于有色、化工等基礎性原材料,為何出現大幅上漲?這僅是短期現象還是長期趨勢?是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陳柏林為您詳細解讀。
預計今年3月初需求會明顯反彈恢復時點滯后于往年
陳柏林說,長三角水泥熟料進行了三輪提價,大幅漲價主因:春節前價格跌幅較大、庫存處于相對低位、下游集中采購。盡管價格已漲,但需求仍有待恢復,相較往年春節過后50%的發貨率,目前僅為20%,預計今年要到3月初需求才會明顯反彈,原因在于:資金回籠慢致開工偏晚;基建投入有滯后性,不會快速拉動需求;疫情、天氣等因素影響。
水泥長期需求降1/3 呈現“量減價增”趨勢
陳柏林說,房地產將維持平穩弱勢狀態,對水泥的需求下降難以避免,但基建將成為支撐水泥需求的關鍵力量,尤其今年3、4月份基建對水泥的需求或會集中爆發。陳柏林坦言,中長期看,水泥需求可能會下降三分之一,但同時錯峰生產常態化、能耗雙控等因素將使得供給也會收縮,所以未來行業將呈現“量減價增”的發展趨勢。
2021利潤同比降10% 為何仍將處于平穩狀態?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2021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1694億元,同比下降10.0%,未來業績會否繼續下行?陳柏林說,盡管下降10%,但從歷史上看利潤水平很不錯,2021年利潤下行的主因是成本高企和減產措施,導致實際利潤損失較大。預期未來水泥行業的利潤將處于平穩狀態,或維持在1500億元到2000億元之間。
水泥區域性特征明顯處于怎樣區域的企業更有優勢?
有分析說,由于水泥區域性特征明顯,水泥企業的市場優勢首先需要關注所在的區位。處于怎樣區域的企業更有優勢呢?陳柏林說,區域優勢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判斷:
1、供需矛盾:若水泥過剩程度超過50%,則競爭環境較為惡劣
2、集中度水平:區域內前兩家市占率若達60%-70%,則競爭格局較好
3、營商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