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以來,雖然整體市場表現不佳,銀行板塊卻開啟反攻之勢。統計顯示,銀行指數5個交易日累計上漲6.14%,多只個股表現不俗。在此背景下,也有三家銀行先后發布穩定股價的相關公告,出手“護盤”。
超七成銀行“破凈”
三家銀行出手“護盤”
近日,浙商銀行、重慶銀行紛紛公告稱,公司A股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根據《穩定股價預案》,公司將在10個交易日內制訂穩定股價的具體措施并公告。
渝農商行也于同日發布關于穩定股價方案的公告。渝農商行表示,根據預案,在不實施回購股票的情況下,9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出手增持,履行穩定股價義務。
上述三家銀行并非首次啟動穩定股價措施。作為“西部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的重慶銀行,上市首日開板次日跌停,隨后股價一直呈現震蕩下跌態勢,在其上市半年后,就曾發布過關于穩定股價措施的公告。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這一措施并未能緩解其股價下跌的情況,截至2月11日收盤,該股股價已從10.83元的發行價跌至4.06元。
此外,渝農商行于2019年12月、2020年6月、2021年1月曾多次發布關于穩定股價的公告。浙商銀行在2020年1月、2021年2月也曾發布關于穩定股價措施的公告,十余位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出手增持,履行穩定股價義務。
據統計,目前A股有30家上市銀行處于“破凈”狀態,占比超七成。民生銀行、華夏銀行目前的市凈率僅0.4倍左右。在銀行股大面積“破凈”的狀態下,不少銀行觸發穩定股價機制。
其實在2021年,西安銀行、紫金銀行、滬農商行等多家地方性商業銀行都相繼發布穩定股價方案或措施實施進展公告,這一現象均是由于銀行板塊長期低估值所致。
北向資金涌入銀行板塊
機構看好估值修復空間
被稱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近期持續流入低估值金融板塊,銀行股也受到資金的青睞。據國聯期貨統計,近1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入金融板塊超140億,占前十大個股的40%,其中招商銀行成為最受北向資金青睞的個股。
華西證券表示,今年以來政策靠前發力助力經濟修復,呵護流動性以及提升市場預期,銀行板塊整體獲得絕對和相對收益。目前板塊估值對應PB仍處于0.64倍左右低位,未來需要關注整體經濟的修復趨勢和節奏。
銀河證券指出,隨著穩增長政策加碼以及對宏觀經濟托底效應的逐步釋放,銀行業面臨信貸需求修復和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契機。當前多家上市銀行已披露2021年度業績快報,營收增速延續改善之勢,凈利保持較快增長,不良率和撥備覆蓋率兩項指標表現良好,基本面整體穩中向好,對估值形成支撐。當前板塊PB為0.65倍,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
展望2022年,平安證券分析稱,從業績快報來看,2021年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下絕大多數上市銀行基本面保持穩健,營收增速穩中有升,資產質量總體平穩,資負兩端平穩擴張,利潤增速維持高增。今年一季度,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地有望對銀行基本面構成支撐,目前板塊仍處于歷史絕對低位,安全邊際充分,看好對經濟和銀行資產質量過度悲觀預期企穩修復下板塊的估值修復機會。
山西證券表示,雖然LPR利率下調對銀行收益端帶來一定壓力,但隨著寬松貨幣政策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將帶來實體經濟信貸量的回升和盈利能力的改善,銀行在資產質量及信貸投放都將受益。在政策托底經濟、行業景氣度預期改善前提下,板塊估值有望延續修復。其中,依托地區經濟發展活力的部分城商行估值較低、業務布局完善,盈利能力穩健向上、資產質量優良,預計有較大發展空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