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根據蔡奇書記和陳吉寧市長“雙調研”指示精神,我們邊園區建設邊申報規劃、邊產業落地邊一級開發、邊組建隊伍邊運營管理、邊建設載體邊政策創新,實現了臨空區建設實質性啟動。臨空區累計已完成固投241億元,建安136億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全年共計保障進出港航班13.3萬架次,進出港旅客1609萬人次,進出港貨物7.73萬噸。2021年,臨空區將以項目為牽引,探索形成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標準落實臨空區總規控規
在前期81項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大興區積極開展能源互聯網、國際化環境、住房保障體系等22項規劃研究。編制臨空區地下空間規劃,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均衡一體建設。采取“國際+國內”組合團隊,開展國際航空社區、國際生命健康社區“功能策劃+城市設計”,建設國際化高品質復合功能社區。配合北京成功申報自貿區,完成10.3平方公里政策空間劃定,為臨空區發展爭取更大政策空間。
同時,臨空區以高質量完成國際航空社區、生命健康產業園城市設計、綜合實施方案等規劃編制工作為目標,形成設計導則,精準指導土地開發和產業落地招商。
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成效初顯
截至目前,自貿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大興)第一批81條制度創新清單已落實48條,第二批39條制度創新清單已發布。臨空區正在加緊完善“兩區”建設政策清單、空間資源清單、目標企業清單等。對標北京自貿試驗區建設標準,臨空區已出臺《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大興組團實施方案》。同時,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推動自貿區協同創新發展。
加快綜合保稅區建設
落實綜保區批復要求,全力協同河北推進綜保區封關驗收設施建設,確保綜保區盡快封關運營。圍繞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管理、航空產業、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大興區編制產業地圖,與河北共同推動綜保區產業規劃、產業準入標準和入區決策流程研究等工作。
高質量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一是推動項目落地。國際商務綜合體、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等8個重點項目5個已開工。同時,與順豐速運、華大基因、京東數科、上海醫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等9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儲備曠視科技智能物流裝備等43個重點項目。初步確定華大北京國際創新中心、臨空科技產業中心、國際學校等8個第二批重點落地項目,投資總額約77億元。
二是啟動“二四六”空間載體建設。重點推動國際會展、國際消費2個綜合體、物流區、綜保區、國際航空社區、國際生命健康社區4大產業區,以及國際航空總部園、生物醫藥孵化器、國際商務綜合體、干細胞產業園、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醫療器械智能制造6個產業園建設,為國際組織、跨國公司、企業總部等開展國際商務、科技研發、文化交流、吸引國際人才等提供載體。
三是設立國際招商聯系點。重點在德國、法國、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布局國際招商聯系點,定期對區域進行宣傳推介。利用國際咨詢公司資源,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聯系溝通,爭取政策、產業項目等方面資源,研究梳理需求清單,逐個進行聯系溝通,建立工作聯系機制。
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推進市區兩級賦權,確定由臨空區管委會行使85項行政權力,實現“臨空區的事臨空區辦”。同時,強化政策集成創新,同步發揮好雙自貿區優勢,提升與河北廊坊片區、北京亦莊片區的聯動發展。制定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加快編制完成臨空區國際化建設發展政策支持的意見文件。進一步推進極簡審批模式,讓注冊主體“一次不用跑、跑一次是例外”,實現“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提供高品質服務,吸引人才集聚。
加強區域協同發展
臨空區聯合首都機場集團、基地航司及涉航企業,組建成立臨空區協同發展委員會,實現共商共建共享。推動臨空經濟區聯合管委會組建,實現實體聯合辦公。通過京冀聯合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明確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機制等11條意見,為協同推進臨空區建設奠定了基礎。京冀就規劃建設、招商、自貿區和綜保區分別成立工作專班,協同推進重點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