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快遞小哥在疫情期間通過掃描二維碼配送包裹,還是孩子在家里通過視頻上網課,“數字化”正出現在中國城市的各個領域和場合,“數字化”賦能、“數字化”轉型升級等數字化新內容也成為高頻現象和話題。
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規模占中國GDP比重已近四成,對GDP貢獻率近七成。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中國能夠實現經濟快速復蘇、增速由負轉正,與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的數字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在此背景下,以“數智共享驅動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0”28日在上海正式拉開帷幕,與會眾多專家學者圍繞數字經濟下數字企業、數字產業和數字城市的轉型展開探討。
電科軟信董事長江波表示,數字化如果從簡單來說,就是把傳統的復雜多變的信息變成人們所需要的數據,并通過規則導入計算機進行處理,能夠更加認知世界、改造世界和利用我們的世界。
“在今年抗疫的過程中,數字化的技術在整個抗疫過程應用非常多。”騰訊公司副總裁、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在論壇現場說。在他看來,數字化場景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作用,中國城市的每一位普通市民今年感受到最多的就是數字化在抗疫過程中帶來的有益幫助。
張立軍舉例表示,今天人們無論是乘公交車還是到公共場合,最重要的就是亮健康碼,根據騰訊的數據,從2020年2月份至今,單從微信的平臺,就有大概超過9億人都在使用健康碼,亮碼總數超過200億人次,累計訪問次數超過500億次。
“這個是非常龐大的數據,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學習我們的數字化抗疫手段。”張立軍說,數字化已經來到我們身邊,而且已經不斷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貴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孫志明在論壇表示,數據的科學使用,可以幫助做到脫貧攻堅中的精準識別,貴州的脫貧攻堅質量和成效非常好,就得益于在精準識別階段運用大數據技術,“針對一家一戶的實際情況,一個地方、一個地區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們也運用大數據技術,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產業,特別是發展農村電商。”
孫志明介紹,現在貴陽市就有600多個農村電商的網點,助力農民的脫貧攻堅也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脫貧攻堅戰完成之后,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這也需要數字化場景的應用。”(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