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等十部門昨日共同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從旅游信息基礎設施、旅游公共服務模式等八方面提出“互聯網+旅游”的深度融合方案。
《意見》提出,到2022年,“互聯網+旅游”發展機制更加健全,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消費恢復至疫情發生前的水平,旅游市場大數據監管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25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省級及以上旅游度假區基本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
旅游新業態支持方面,《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智慧旅游景區,國有旅游景區應于2021年底前全部提供在線預約預訂服務;完善旅游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提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旅游重點區域的5G網絡覆蓋水平。
《意見》提出,要扶持旅游創新創業,引導云旅游、云演藝、云娛樂、云直播、云展覽等新業態發展,培育“網絡體驗+消費”新模式。同時推動北斗導航系統、可穿戴設備、電子圍欄、遙感衛星等技術和設備在自助旅游、特種旅游中的運用。
“互聯網與傳統旅游業的深度融合,將極大提高各部門間的信息交互效率,降低溝通、運營等成本,進而打造智慧旅游產業,實現景區管理、服務及營銷的智能化。”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表示,政策支持疊加各項數字技術不斷成熟,云旅游將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推動旅游行業乃至整個消費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