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深圳許多大型城中村都走上了更新之路。在這背后,城市更新政策也在密集發布,助推著更新腳步。
證券時報記者在深圳羅湖、福田和南山區發現,多個大型城中村已經進入實際拆除的階段,湖貝、白石洲、蔡屋圍等城中村的更新已經進入實際拆除階段,而且體量驚人。其中,白石洲城市更新項目規劃總計容面積358萬平方米,湖貝城市更新項目總計容建筑面積約220萬平米。
推動城中村舊改進程的背后,政策必不可少。合一城市更新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深圳共出臺城市更新類相關政策46個,除去國家級及省級政策外,平均一周兩策,深圳仍處于政策高頻密集發布的態勢。
此前公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個別征收模式”:當已簽訂搬遷安置協議的合法產權比例不低于95%且符合房屋征收相關規定的,市、區政府可以依法對未簽約部分房屋實施個別征收。對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周邊城市的城市更新也掀起高潮,而且被深圳房企視為另一個戰場。合一城市更新集團董事總經理羅宇表示,未來要密切關注“更新外溢,長期趨勢”。截至第三季度末,東莞采取“前期服務商”方式的項目共224個,涉及舊改土地面積合計65.35平方千米,而這224個項目差不多一半是深圳開發商拿的項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