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伊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國人民開啟了“宅在家里做貢獻”的漫長“假期”,“柳州螺螄粉”在全國網民的熱切關注中屢屢登上熱搜,火熱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據柳州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袋裝螺螄粉產值已達49.8億,預計今年全年將達90億。小小螺螄粉,撬動大產業,曾經的街頭小吃孕育出群眾盼富裕的全產業鏈,百億產業乘風破浪,漸成規模。
2015年底至2016年初,正在積極謀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魚峰區迅速響應柳州市決策部署,在魚峰區洛維工業集中區揭牌成立了柳州螺螄粉產業園,第一期投資8000萬元,園區建筑面積共計約6.5萬平方米,整合了包括原料供應、加工產品、包裝、網絡銷售、物流配送等一條龍產業。
柳州螺螄粉產業園為魚峰區經濟帶來新機遇。為此,魚峰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大健康產業”的定位,致力發展特色食品、生物醫藥、醫養器械等新興產業。預包裝螺螄粉產業的崛起與洛維工業園區的定位不謀而合,促成了柳州螺螄粉產業園的成功建立,為魚峰區洛維工業園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一劑良藥。在此基礎上,魚峰區擬規劃用地約2000畝,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螺螄粉產業園為支撐,計劃引進百余家食品生產企業,打造柳州市最大的食品產業園。
沿著這條道路,從2016年至今,園區從無到有孵化培育新增規模以上螺螄粉企業8家。截止目前,入駐企業37家,其中袋裝螺螄粉企業24家,原材料配套企業10家,包材及柳州螺螄粉自動化設備配套企業3家,均已全部投產。
園區以“互聯網++”思維,鼓勵和引導螺螄粉企業加強互聯網和電商平臺的建設和應用,2019年“雙11”期間,產業園借助互聯網平臺銷量突破1億元。柳州螺螄粉產業園目前日產能已經達到120萬袋,比去年翻了一倍還多。園區內的螺螄粉企業產值占據全市產值的一半,同時不僅提供了3到4千個就業崗位,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萬人就業,年利稅收入千萬余元。由2015年的產值5億元猛增到2018年的將近40億元,再到2020年上半年袋裝螺螄粉產值近50億元。螺螄粉實現工業化、產業化生產,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范例。
2016年,為解決村民豆角滯銷問題,白沙社區創建腌制食品工廠——白沙酸廠。酸廠通過“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輻射帶動白沙鎮400多戶農民種植竹筍、豆角等螺螄粉原料作物1600多畝。經歷數次擴大生產規模,曾經的小作坊變為產值千萬元的規模企業,如今工廠向上游近600戶農戶收購竹筍、豆角等原材料,向下游約8家螺螄粉生產企業和螺螄粉餐飲店供貨,酸品年產量約6000噸,年產值約3000萬元,成功帶領鄉親走上致富路。2020年上半年,實現螺螄粉原料生產產值3.82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