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防控趨穩,餐飲業正在穩步復蘇。近日,美團聯合新京報發起“國內大循環新格局,餐飲行業繁榮新策略”共商會,邀請多方專家共同探討餐飲行業復蘇繁榮之道。專家們表示,隨著餐飲業等生活服務業加快恢復,它們對拉動經濟內需的作用正在凸顯。
餐飲業可拉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劉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餐飲業也在加快恢復,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在體現。預計到今年年底,餐飲業消費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而餐飲業的恢復,對拉動內需,也將起到顯著作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拉動經濟內需,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投資需求,一個是消費需求。生活服務業的發展能夠拉動政府與民間資本的投資需求。生活服務業尤其是餐飲業,是與民眾日常生活關聯最為緊密的行業之一,既是產業發展的必經過程,也是社會發展惠及民眾的重要方面。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后,大量餐飲企業投入到線上化、數字化過程中,這帶動了外賣、電子支付等數字化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產業投資有所增加。
餐飲業對內需的拉動的另一個方面是消費需求。盤和林將生活服務行業帶來的消費需求變化分為兩類,一類是現實消費需求,一類是潛在消費需求。其一,疫情讓許多傳統生活服務陷入停滯,人們的餐飲、娛樂等需求被壓抑但并沒有消失。生活服務業的快速復蘇能夠充分釋放人們被壓抑的現實消費需求。其二,生活服務業的發展能夠挖掘人們的潛在消費需求。比如跨境電商、智慧物流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激發了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物流業效率的顯著提升,讓商品跨地區周轉變得更為便捷,西部地區的高質量肉類、水果等得到全國消費者的喜愛。跨境電商則更是讓海外奢侈品、高端制造品、稀有海鮮等進入人們的視野,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也充分挖掘出了人們的潛在消費需求。
餐飲業正在帶動眾多行業
味多美副總裁李明洋表示,疫情期間,味多美喊出了口號:“保質量、保物價、保供應”。在疫情期間,味多美有300多個員工沒有回家,住在工廠里,封閉式管理,就為了保證北京市民能吃到“味多美”。從這個意義上講,味多美對拉動內需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吉祥餛飩創始人張彪認為,餐飲本身的功能化因素在擴大。例如,20年前,每天消費一杯咖啡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現在,這樣的人有很多。因為有了這樣的需求,就創造出很多的品牌和企業,各種各樣的咖啡館。這也意味著帶動更多的資本、人才融入餐飲行業或生活服務行業里,促進行業的的升級或提升,進而拉動內需。
山東凱瑞商業集團董事長趙孝國表示,一些餐飲企業正在致力構建中國餐飲全產業鏈。以前,大多是單店經營,如夫妻店;現在,一些大型餐飲集團興起,逐漸形成餐飲的全產業鏈,進而促進一產、二產和三產。他認為,餐飲業會帶動許多行業,包括裝飾行業、建材行業、服裝行業,以及農民種植、養殖、畜牧業,食品的加工行業。隨著餐飲業的體量不斷增大,它帶動內需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