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震蕩走低,創業板股掀跌停潮,近40只股跌停。盤面上,保險、白酒等板塊漲幅居前,船舶制造、安防設備、云游戲等板塊領跌。截至發稿,滬指下跌0.23%,深成指下跌0.45%,創業板指下跌0.92%。
大盤調整如何把握逆勢上漲機會?立即開戶體驗智能買賣信號>>
今日消息面:
1、兩大重磅會議再定調!消費是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這一行業被重點提及
2、新華時評:堅決遏制創業板炒小炒差“歪風”
3、越跌越買 近3日超百億資金借道ETF抄底A股 半導體、券商ETF成吸金主力
4、潛力低價股名單曝光 股東數突增+三季報業績預喜的股票僅8只
5、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 華為蟬聯第一
6、大肉簽套你沒商量!次新股指數不到兩月暴跌30% 最慘股票幾近腰斬
7、上會時間定了!螞蟻上市傳來大消息:“二試”答卷透露這些重要信息!
8、超強上行周期拐點已至 豬企“躺賺”好日子難延續
展望后市,廣發基金表示,短期內A股波動率有所放大,高估值板塊面臨一定回調壓力,或繼續保持震蕩格局。長期看,全球資產類別中,中國權益資產收益優勢明顯,長期投資者可以關注市場波動帶來的投資機會。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經理劉安坤認為,近期的調整主要受資金面影響,邊際資金在演繹最后的瘋狂。存量資金尚未出現明顯撤退,整體回調幅度或不會很大。決定市場震蕩中樞的仍是偏中期的邏輯,流動性邊際轉緊對部分高估值行業和個股存在壓制,而對于尚處于底部的低估值順周期權重資產則形成支撐。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啟堯表示,當前宏觀流動性也不會系統性收緊,同時以公募基金為主導的增量資金持續入市,在流動性充裕背景下,當前向好邏輯并未發生變化。
太平洋證券指出,雖然當前經濟已逐步進入回升通道,但下游消費需求偏弱,企業尚處于修復階段,需要流動性寬松環境予以支撐,宏觀流動性拐點未至。整體來看,市場仍處于震蕩蓄力階段,經過洗禮后,“金九銀十”行情將至。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A股慢牛上漲邏輯依然存在。一方面資本市場改革深化,制度不斷完善,不斷吸引國內外長線資金進入A股市場;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總體向好,傳統基建支撐需求,新基建高速增長,經濟修復后勁充足。
操作策略上,平安基金表示,A股中長期震蕩向上趨勢不變,短期關注受益于內需修復的周期成長板塊如建材、工程機械、汽車部件等;長期關注國家戰略支持的大科技行業和大消費行業。
招商基金預計板塊間的高低位切換仍將延續,關注安全邊際相對較高的順周期行業中的地產后周期消費、低估值的金融和建筑板塊等;對于消費、醫藥和科技板塊則存優去劣。中長期看,內部經濟復蘇主線仍是較為確定的方向。
德邦基金認為,市場仍有望維持結構性行情,需更加注重自下而上選股,積極關注可選消費、順周期品種,以及回調到位的科技股。總體而言,對后市并不悲觀,“熊短牛長”或是未來A股的主基調,市場短期調整有利于風險釋放,鑒于居民部門的配置資金從理財轉向權益的趨勢仍在延續,A股下跌的空間或較為有限,可以用更積極的態度去布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