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市消費60%發生在夜間,大商場晚6點到10點的銷售額全天占比達60%左右,夜間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日,重慶市商務委員會主任張智奎對外發布,重慶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夜間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增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市將著力打造“重慶味、國際范”的不夜城。
夜間經濟是現代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見》指出,重慶夜間經濟提質發展的目標是:到2025年,夜間經濟占城市消費比重逐年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業態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管理規范、區域協調發展、商旅文體深度融合的“1+10+N”夜間經濟發展格局。
具體來看,重慶將從加強夜間經濟規劃布局、建設多元化夜間消費場所、培育豐富夜生活業態、打造夜間消費品牌、推動夜間經濟創新升級發展、完善夜間經濟功能配套等六方面推進。
重慶提出,要打造一批“不夜重慶”地標,依托“山城”“江城”“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一批商旅文體精品項目;同時,通過植入燈光造景、創意燈飾、3D全息等先進科技,構建地標建筑、路網立交、水系河岸、旅游景點的光彩景觀,打造“立體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橋都”等夜景名片;通過游輪、索道、都市觀光大巴等載體,全面展現“山水之城·美麗之地”夜景形象;利用重慶高樓、山水和夜景等特色優勢,在商業樓高層或樓頂、濱江沿岸發展以觀光餐飲、休閑娛樂為主的“云端經濟”“江岸經濟”。
重慶明確,將培育“五夜”生活業態:夜品特色美食、夜享運動康養、夜賞文化藝術、—夜娛休閑觀光、夜淘時尚精品。
記者注意到,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見》提出,重慶各區縣(自治縣)要加強本區域夜間經濟的規劃布局和統籌協調,積極探索建立“夜間區(縣)長”“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制定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加強街區自治和行業治理。監管方面,可依法依規降低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放寬夜間促銷活動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同時還將給予政策扶持。
數據顯示,近年來重慶已建成市級夜市街區33條、市級特色商業街22條、中華美食街17條、中國美食之鄉7個、市級美食街(城)35條,夯實了夜間經濟發展基礎。(鐘旖 丁一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