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全國各省區市2020年光伏競價項目電價申報截止,今年光伏競價項目整體規模顯現。據統計,20多個省區市確定參與競價的總規模超過32GW。其中,河北、江西、寧夏等省區的競價規模遠超過當地電網的新增光伏消納空間,預示著今年的光伏競價將異常激烈。
但“烽煙四起”的競價項目將有望提振下半年的國內光伏產業需求。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國內外需求出現波折,并引發產業鏈價格下探。而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海外市場復產復工、國內競價項目并網時間限制,三、四季度國內光伏裝機需求確定性高。
與此同時,由東方日升、福萊特以及東方希望等光伏公司引發的新一輪擴產潮將產業熱度推向高潮。這些擴產計劃的密集釋放,將再度帶動產業鏈的“燥熱”。
下半年需求回升
一些跡象表明,今年下半年光伏市場需求旺盛呈現較高的確定性。
首先,國內組件出口回暖,海外市場需求正不斷恢復。根據海關最近公布的數據,國內組件5月出口約5.97GW,同比下降0.95%,但環比增長9.34%。從前五個月的出口情況來看,國內組件出口規模同比下滑幅度不斷收窄。
其次,“搶裝潮”時下正在發生。國家能源局6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新增納入國家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96GW,環比4月增長47.89%。這是繼4月份之后,國內戶用市場今年再度刷新單月裝機新高。截至今年前5個月,國內戶用光伏新增累計裝機規模已達12.59GW。
海外市場逐步回暖,疊加“搶裝潮”的出現,令三、四季度國內光伏產業景氣度備受期待。一位新能源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海外市場上半年因疫情導致企業新簽訂單相對不足,但隨著疫情影響見頂,海外市場特別是發達國家復工復產如期推進,將重新提振產業鏈需求。而在國內市場方面,平價和競價項目在下半年集中落地,則進一步刺激產業熱度。
國金證券分析認為,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將迎來“第三季度好于預期,第四季度海內外共振可期”的局面。該機構表示,結合“10億補貼上限”“各省區申報規模”以及“電價政策”等條件估算,預計2020年全國競價光伏項目最終進入補貼范圍的項目規模為20GW至25GW,與2019年競價規模接近。
根據業內機構統計,截至6月15日,全國20多個省區市公布了今年度平價、競價項目。其中,平價項目已公開規模合計超過38GW,競價項目已公開規模合計超過32GW。
今年5月份,全國新能源消納檢測預警中心發布了2020年全國風電及光伏消納能力公告。公告顯示,按剔除一季度限發電量情形測算,今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合計新增消納能力85.10GW,光伏則達48.45GW。
“2019年受到電網消納意見不明確影響,競價項目補貼額度最終未能完全分配,裝機節奏上也出現了在12月集中并網的不平衡結構。”中金公司研究部對此分析認為,今年電網對新增光伏項目消納空間給出了明確承諾,則可以減輕新競價、平價項目申報的顧慮,吸引更多項目參與競價。
從目前各省區市公布的項目規模來看,不少省區市的平價、競價項目總規模已經超過當地電網給出的新增光伏消納空間,足見申報熱情高漲。
百億擴產頻現
在市場需求有望提振的背景下,光伏產業龍頭公司再度豪擲重金,加碼擴產。
今年2月份,通威股份拋出200億元的高效電池擴產計劃,打響了今年國內光伏產業擴產的“頭槍”。隨后,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協鑫集成等公司紛紛跟進,掀起了一輪擴產熱潮。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中旬,8家A股光伏公司先后累計宣布投資708億元,用于光伏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等制造環節的產能新建。
時隔一個多月后,國內光伏行業再現重磅投資。
6月5日晚間,東方日升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義烏經開區管委會簽訂了一份“15GW高效電池+15GW組件項目”框架協議。協議顯示,此次擴產項目總投資約206億元,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5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生產線,建設期限預計2年;二期建設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項目,并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
雖然業內對于國內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擔憂從未消失,但光伏企業特別是龍頭公司,對于擴產的熱情絲毫不減。尤其是在中游電池、組件端,成為頭部企業爭相擴產的重點環節之一。
今年4月,晶澳科技宣布擬定增不超過52億元,用于高效電池、組件產能擴張等項目。同樣在義烏,晶澳科技此前宣布了總投資102億元的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而此次募資的三分之二金額都將用于一期項目的建設中。
最新的入局者是東方希望。6月10日,東方希望與三門峽市達成合作協議,擬投資100億元在三門峽市澠池縣投資10GW光伏組件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光伏玻璃環節也迎來一波擴產小高潮。
6月15日,福萊特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20億元,用于年產75萬噸光伏組件蓋板玻璃二期項目等。
同樣加入光伏玻璃產能競賽的還有南玻集團。根據南玻A最新公布的定增方案,該公司擬募集不超過40.28億元,投資太陽能裝備用輕質高透面板制造基地項目等。
興業證券測算認為,2020年下半年,光伏玻璃實際新增產量相比2020上半年環比只增加5%左右,可能顯著小于需求的增長,光伏玻璃價格有回升空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