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快速復蘇,汽車市場也逐漸恢復了活力,甚至有大量汽車品牌和商戶借助618電商節的順風車來為下半年的車市熱場,線下的4S店也在加快優勝劣汰的步伐,一些單靠價格“唬人”不重視服務的4S店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而一些思路靈活并懂得發揮自身優勢的門店迎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靠價格“唬人”行不通
“我在網上搜了很久,就他這一家有6.88萬元的低價,可大老遠來了,他又說沒有了!”在空港一家4S店內,專程從濱海新區趕來看車的劉先生抱怨道。他告訴記者,自己看的車型大部分經銷商報價都在8萬元左右,而這家4S店網上寫的6.88萬元,到店后銷售人員卻說最便宜的要9萬元左右,反而比別家的價格還要貴。
據了解,大量電商平臺進軍汽車行業,對于汽車銷售的價格沖擊明顯。今年的618促銷中,上汽大眾、通用別克、東風日產、比亞迪等大量車企都給出了官方補貼,并拿出熱門車型,以五折的價格銷售。其中,上汽大眾一款純電版家用車打五折后售價為8.18萬元,別克一款新能源車五折后售價為11.2萬元,甚至特斯拉今年也首次參加了618促銷。
對此,從事多年汽車銷售的田經理分析,一些4S店被迫開始以網上掛低價來吸引顧客,顧客到店后再以特價車已售完等借口推薦其他車型。然而實際上,這種“老伎倆”已經很難再蒙騙如今精明的消費者了。
增值服務才是發展王道
“我看上的兩款性價比高的SUV都沒有試駕車,那我來店里還有什么意義?”某國產品牌4S店門外,失望而歸的顧客小民對記者說。店內的工作人員隨后坦言,店里為了縮減成本,試駕車資源很少,如果遇到品牌或者店面在其他地方做活動,僅有的試駕車還會被“征用”。因此對于進店顧客,無論是看上哪款車,都只能試駕店里剩下的車型。
對此,不少受訪的顧客都表示,實車的試乘試駕是他們選擇去4S店的首要原因,試乘試駕的體驗也會直接影響到后續是否在這家店購買。對此,也有不少精明的4S店經營者,著重在增值服務和體驗上下功夫,如推出可上門接送的試乘試駕服務,方便了很多首次購車的準車主。
同時,一些4S店的官方二手車服務,還為二手車提供與店內新車一樣的質保和維修保養服務,尤其是一些豪華品牌的準新車,即使車齡和里程相仿的車型價格比網絡二手平臺高出不少,依舊能吸引到顧客,靠的就是增值服務和店鋪的信譽。如此一來,也避開了與線上銷售惡性比低價的怪圈,形成了良性循環。
關鍵詞: